8月31日,对于贵州、广西两地人民来说,是值得铭记的一天。这一天,连接黔桂两地最便捷的交通大动脉——贵南高铁全线投入运营。13时37分,伴随着“滴”的一声,G次列车车门缓缓关闭,从贵阳北站飞驶而出,一路向南,开往南宁东站。8月31日,一列动车组在晨曦中经过位于贵州省独山县郊外的贵南高铁银坡河特大桥(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刘续摄穿过森林、山峦、河流、田野、高楼……车窗外,景致像幻灯片一样不停变换播放,靓丽风景看不尽。“真的太快了”“以后坐贵南高铁方便多了”……车厢内,整洁、舒适,乘客有说有笑,欢歌笑语人陶醉。几天前,来自广西民族大学的专家张旭从南宁乘坐5个多小时的动车到贵阳参加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活动,返程恰逢贵南高铁开通。来自广西的乘客周尚同和妻子高志正在接受贵州及广西媒体采访“从5个多小时缩短至最快3小时内,黔桂两省区之间交通出行更加便捷,西南与华南地区联系将更加紧密。”坐上贵南高铁列车返回广西,张旭说,贵南高铁既是连接广西和贵州的重要路线,更是衔接“一带一路”陆路南北新通道和西部陆海新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黔桂合作,未来可期。贵阳客运段列车长李丹在各节车厢奔忙,为乘客递上冷泡茶,讲述贵南高铁沿线的民族特色、旅游景点。从年底贵广高铁开通,到年渝贵高速铁路开行,再到如今贵南高铁通车,李丹说,她一直在飞驰的动车组列车上,见证了贵州铁路的变化。“从绿皮车、空调车,再到如今的复兴号,速度越来越快,我们的服务也在不断创新突破。”李丹介绍,一个月前,所有乘务员就开始学习礼仪、客运知识、应急处置等知识。由于贵南高铁沿线经过毛南族、瑶族、布依族等30多个少数民族聚居区,还特意组建了少数民族班组,提升服务质量。一路向南,高铁穿越喀斯特,变化映照山水间。7号车厢内,凯里工务段都匀车间党支部书记黎玉松望着窗外,向记者讲述着黔桂铁路的过往。年,黎玉松在黔桂铁路负责线路维修工作,那是贵州首条铁路,也是第一条出海通道。“坡度大、弯道大、轨道薄、速度也慢。”黎玉松回忆,当时线路上跑的是冒着黑烟的内燃东风4型机车,列车最高时速50公里,最低15公里,有时还没有人跑得快,绿皮火车从都匀开到贵阳,一路走走停停,需要7个小时左右。年,黔桂铁路扩能改造完工。新修建的黔桂新线,用上了韶山3型电力机车,黔桂线运行时速达到公里,是当时贵州省运行速度最快的铁路之一。蜿蜒在黔中腹地崇山峻岭中的黔桂铁路上,间隔不到十分钟,火车便呼啸而过。“黔桂铁路通车后,贵州煤炭、电力、轻工业等多领域起步发展,黔桂铁路承担起货运、客运的重要功能。”在黎玉松看来,随着贵南高铁的开通,黔桂铁路大部分业务可转移至贵南高铁,为沿线城市打开山门拥抱世界提供更便利的条件,旅游业、工业、农业都将得到极大发展。“黔桂铁路每减少1对客车,就可以增加1.3对货车的运输能力。”中国铁路南宁局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黄一宁说,贵南高铁开通后,将有效提升既有黔桂等西部陆海新通道中线通道铁路干线的货运能力,整体提升西部陆海新通道的运行效率。从多彩贵州到壮美广西,贵南高铁串起一条自然与人文景观的“黄金旅游线”。贵阳客运段列车长李小林介绍:“我们将会推出‘高铁+酒店+旅游+文化’的服务模式,常态化向乘坐贵南高铁的旅客开展旅游攻略、酒店推介、非遗展示、景区排行、特色小吃、公共交通换乘指南等特色贴心服务,助力沿线旅游经济发展。”荔波小七孔景区。(荔波县融媒体中心供图)一路畅谈、时光飞逝,16时46分,高铁列车到达南宁东站。稍作休整,记者踏上回程的G次列车,20时23分抵达贵阳。昔日山路漫长,望断天涯,盼相逢;今朝穿山达海,弹指挥间,一日还。因为贵南高铁,从此,山不再遥,海不再远。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刘力维陈玲编辑李贝多二审陈发文刘娟三审庞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