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匀市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在都匀一车车垃圾,是怎样变成电能的 [复制链接]

1#
00:月26日,走进都匀市首创环保有限公司垃圾焚烧发电厂,蓝天白云,绿树环绕的花园式厂区里,大面积的绿化、清新的空气、整齐的建筑和干净的路面。完全和脏乱差不沾边,很难让人相信这里是一个日处理垃圾超吨的地方。“生活垃圾经地磅称重后,进入全封闭栈道,在厂区保证臭气不外溢、臭水不外流,垃圾库采用全密封设计。运行中垃圾仓内的气体被抽至锅炉内燃烧,垃圾仓始终保持微负压,这样仓内的臭气出不去,仓外的新鲜空气进得来,加上,垃圾燃烧后的烟气经专业环保设施处理无害后排至大气中。所以,你在厂区才闻不到臭气,看不到臭水啊。”见记者疑惑,都匀市首创环保有限公司行政专员杨怡潇笑着告诉记者。厂区里,一幢高耸的白色大楼格外引人注意,杨怡潇告诉记者,垃圾从废弃物到电能的“变身”主要就是在这完成的。在宽敞整洁的中控室里,记者看到,巨大的电子屏幕分成一个个小窗口,卸料大厅、垃圾池、焚烧炉等区域一目了然,工作人员实时监控着各区域运转情况和数据等。“24小时不停运作的厂区内,垃圾池里填满了五花八门的生活垃圾,都匀、独山、平塘和三都、荔波的生活垃圾,拉到这里焚烧处理。这些垃圾燃烧产生的热量进行发电,每天可以产出33万度电。除了供公司使用之外,还能富余28万度电并入国家电网,送往千家万户。”公司运行部值长吴佐品介绍。一车车垃圾,是怎样变成电能的?每天清晨,百姓家门口的生活垃圾被一辆辆密封车清运走,一路来到垃圾焚烧发电厂的卸料大厅,大厅里几个卸料门一字排开。每进来一辆垃圾车,都进入指定的卸料门,司机将车辆做好安全措施后,再将垃圾卸入垃圾池。“每天厂区有70多辆车前来倾倒垃圾,多吨垃圾,在垃圾池里经过5到7天的发酵之后,滤去水分,增加热值。经过焚烧过后,每天产生电量33万度。相比于传统的填埋堆肥处理,焚烧的优势就在于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处理。”杨怡潇说。记者又来到5楼的吊机控制室,眼前的一幕令人震撼。仅隔着一层厚厚的玻璃,几十米深的“巨坑”就在脚下,里面被垃圾填满。现场就像巨型的“抓娃娃机”,操作人员远程操控着抓斗,将发酵后的垃圾投入焚烧炉内,一爪就能抓起来5吨垃圾。记者发现,虽与垃圾池仅一玻璃之隔,但现场闻不到一点异味。原来,密闭的垃圾池采用防渗防腐功能的钢筋混凝土建造,同时,垃圾池里常年保持微负压,确保池内气体不外露。杨怡潇介绍,按照平均日处理吨计算,这个长33.8米,高21米的垃圾池可贮存7天以上的垃圾。垃圾池上方设2台垃圾抓斗-吊车,供焚烧炉加料及对垃圾进行搬运、搅拌、倒垛,按顺序堆放到预定区域,以保证入炉垃圾组分均匀、燃烧稳定。为了更加环保,公司进场的垃圾执行“一进四出”原则,烟气净化采用“SNCR+半干式+干法+活性炭吸附+布袋除尘”工艺达到国标排放,烟气数据通过在线监测系统实现全国联网。渗滤液处理采用“预处理+UASB厌氧反应器+A2/O+MBR膜处理+两级DTRO处理”工艺,经处理达标后全部在厂区内进行回用,飞灰经螯合剂螯合和水泥固化后运送至指定填埋场填埋处理。在公司大门前,一个巨大的喷水池正在源源不断地喷水。杨怡潇骄傲地说:“我们这些水都是不花钱的哦。”原来,这水都是源于垃圾产生的渗透液经过处理后得到的净水。如今,垃圾处理产生的水和电,能够供应厂区的用水和用电。“站在新阶段,公司也在向着高质量发展迈步。”杨怡潇介绍,公司还利用现有产能挖掘开发新潜能,在不影响生活垃圾焚烧炉污染物排放达标和焚烧炉正常运行的前提下,探索研究协同焚烧处理生活污水处理设施产生的污泥。“我们从本月中旬开始实验,把污泥进行脱水处理后与生活垃圾进行焚烧,一天大概能处理40多吨污泥。如今,公司正在探索研究污泥与生活垃圾的掺烧比例,也在进一步的实验研究中。实验成功之后,对于公司的技术是新一步的突破,不仅能够实现污泥的减量化、稳定化和无害化处理,还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能源的利用率。”杨怡潇谈起下一步规划说。如今,都匀高标准、高要求建立的花园式垃圾焚烧发电厂,让垃圾焚烧发电成为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重要一环。吃“废”吐“金”的循环利用串起绿色产业链,真正实现“环保+民生+经济”多赢,整个项目服务黔南人口达余万人。都匀生活垃圾处理从“无害化填埋”到“焚烧发电”的华丽蜕变,实现质的飞跃,进一步提升了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处理水平,让都匀的天更蓝,水更绿,生活更美好。年上半年按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指数进行排序,都匀市在全省9个中心城市中排名第一。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梁晓琳王维维编辑高荣华二审虞思滔三审张发扬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