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匀市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康养之城百岁人家都匀岁长寿老 [复制链接]

1#

他一生跨越了清朝、民国及新中国三个不同的历史时期,至今健在。

他读书看报不戴眼镜,自己煮饭吃,从不挑食、粗茶淡饭,不抽烟不喝酒,还可以打扫庭院收拾家务,还经常走路几里远的山路赶场窜亲戚。

10月25日是中国传统重阳节,都匀市融媒体中心“走进百岁老人之家”采访组走进匀东镇幸福村蒙家院,采访岁布依族农民蒙焕章所得的收获。

当天下午,记者在幸福村委会干部的陪同下,来到蒙焕章老人居住处,这是一栋三层楼的砖混结构“洋房”,院坝前有沟渠水环绕,有田坝,田坝周边是现代砖混结构房子,森林覆盖,与新建的第四届中国绿化博览会博览园仅一山之隔。

蒙焕章老人目前和其中一个孙子居住,进屋时,他正在屋里火盆边烤火养神,他的孙子已去山上干活,家里有他的第五代孙抱着年幼的第六代孙。

蒙焕章的户口本是与其孙子蒙兴忠合为一起的,其常住人口登记卡信息显示:“蒙焕章,男,布依族,出生日期为年02月12日,小学文化程度,身高厘米,农民,丧偶,登记日期分别是年11月23日和年07月30日”。

由于蒙焕章老人的听力较差,交流起来比较困难,记者所了解到的有关信息都是通过其孙辈、村干及寨邻所讲述。

蒙焕章祖辈居住于此,世代以农耕为生,他有3兄弟,排行老二,大哥及弟弟都是七八十岁才去世。他的老伴于年去世,他有4个儿子1个女儿,其中3个儿子前些年相继去世。目前已是6代同堂,直系亲属有20多人。

蒙家人重视教育,蒙氏三兄弟都读过书,蒙焕章老人少年在寨子及都匀城区读过私塾,至今他记得他在都匀(西山公园附近)上过学,其老师叫“王品林(音)”。其弟蒙焕明还是原都匀县国家工作人员(系坝固区粮管所退休)。

蒙焕章老人说:“我在生产队搞过业务,保管钱,守仓(粮)库”。蒙老所说的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人民公社生产队时候。他一辈子就在这大山沟里从事农业生产生活。

蒙焕章的孙媳妇李泽永说:“蒙公的性格脾气好,我是年从大坪狮子山嫁到蒙家的,30多年了,家庭和睦、尊老爱幼,从没有吵过架、骂过人。生活习惯没有什么特别之处,每天都是粗茶淡饭,全家老幼同吃一锅菜饭,不分彼此;早些年喝点小酒,抽点叶子烟,晚年都戒了。他经常挑点小菜走路出去赶场(都匀或牛场),走亲戚联络感情。他年轻时候偶尔去广西等地‘拉过猪’”。

“蒙公的身体素质好,从没生过大病,仅有一些小感冒等,乡村医生期上门体检,没有异样。年,我们全家老幼10人开两辆面包车,带蒙公去广西桂林等地旅游了一趟,他虽然年纪大,一路很高兴,没感觉劳累,不需要人照顾。”

“蒙公每天饮食起居都很有规律,每天七、八点钟起床,他的牙齿全部掉光,安装的是假牙,自己煮面条或米饭吃,下午四、五点钟就吃晚饭,有时和家人一起吃饭,有时单独吃。视力好,现在读书看报、看电视都不戴眼镜,他喜欢看打仗的电视剧,每晚十二点钟之前自己洗漱睡觉。”

蒙公今年还亲历了一次“惊险之事”:

由于蒙公晚年特别想念他的亲戚,每逢年过节,亲友些都会上门来看望,他也会自己走路去。

今年7月27日一早,家里人都外出干活或办事去了,晚上回家,见蒙公不在家里,都以为他去亲戚家了,找遍了亲戚处,都没见他的影子。全家人慌了,到附近山上地里寻找并报警求助。

当晚深夜,经好心人及警察出动才在距离寨子5公里远的一个山坡草丛里找到蒙公,送到派出所,经询问才知道蒙公的具体住处。

蒙公说,他中午出门想去牛场赶场,但是由于以前的道路发生了变化,周边都是高楼大厦,迷失了方向,就没找到牛场及回家的路。

从此,蒙公家里每天都有人照看,又怕他独自出门迷路。

为了“检验”蒙公的视力和文化水平。记者在蒙公的卧室拿出一本《故事会》,现场请他与杂志保持1尺左右读文章,他基本能读出“小三号”的语句。

蒙公生活简单穿着俭朴,他穿着单衣单裤及自制布鞋,没有穿袜子。问他冷不冷,他说不冷,院坝的摊晒的木炭,都是他自己拖出来晒,下午又自己收拾进屋,不需要他人帮忙。

蒙公说:“你们先坐耍到起,等我去收拾木炭,眼看天暗了,要下雨了,打湿木炭了可惜”。大家都为他点赞。

当天,陪同记者采访的贵州峪峰源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胡洪森,专门为蒙公送去两盒价值元的“清炖石蛙养生烫”,并现场请蒙公尝尝,他吃了后说:“我长这一辈子,从来没有吃过这么好这么贵的东西,谢谢你们的关心。”

作者:文隽永制作:罗家瑞

编辑:饶希莜编审:叶灿海

往期

精选

觉得好看,请点这里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