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匀市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教育整顿都匀市公安局沙包堡派出所警务 [复制链接]

1#

“坚持*治建警全面从严治警”教育整顿开展以来,都匀市公安局沙包堡派出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聚焦“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服务不缺位”的工作目标,在“聚民力”上持续发力,从影响群众生活的“小案件”抓起、从容易激化矛盾的“小纠纷”排起、从危及群众安全的“小隐患”查起、从密切警民关系的“小事情”做起、从群众不满意的“小问题”改起,充分发挥社区警务工作优势,以实际行动践行人民公安为人民的初心使命,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侦破小案件,构建大平安

坚持以群众反映最强烈、最痛恨的小案抓起,对两抢、盗窃、诈骗等案件快速反应,严格落实“首问负责制”、“三级包保工作制”,详细划分警情种类,将每类案件具体落实到人,层层抓落实,以网格化管理思路,建立多个机动巡逻小组,努力降低多发性、可防性案件发案率,逐渐将往年“警情等人”现象转变为“人等警情”模式,而今迅速及时、有条不紊运转的接处警工作,让全所民辅警更加有信心从“小”抓起,全力以赴破小案、挽损失、惠民生。8月以来,共破获盗窃、诈骗案件22起。

8月31日,一名陌生男子以买车为由进入沙包堡办事处大修厂摩托车门面,骗取受害人信任后,将本田摩托车骑走逃跑。派出所立即调取案发周边视频监控,迅速锁定嫌疑人藏匿区域,经周密部署成功将嫌疑人成功抓获。

小案件的侦破或许不像破“大案”那样轰轰烈烈,但解决了与群众息息相关的“小事”更是为辖区的“大平安”添砖加瓦,沙包堡派出所始终坚持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主动担当、积极作为,以实际行动不断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化解小纠纷,促进大和谐

沙包堡辖区地处都匀市城乡结合部,人口结构复杂,各种职业类型不同、生活方式不同、价值观念不同、文化素质不同的人群相互形成强烈的对比和共存,征地拆迁、家庭矛盾、婚姻纠纷、经济纠纷等方面的问题日趋增多。年至今各类纠纷案件同比增长25.4%。其中家庭纠纷同比增长19.4%,经济纠纷同比增长55%,其他纠纷同比增长26.7%。

为防止“民转刑”案件的发生,沙包堡派出所围绕“矛盾不上交”的工作目标,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坚持警务前移,充分发挥警务助理职能作用,利用人熟地熟的优势,积极参与矛盾纠纷调处工作,筑牢矛盾纠纷化解的“第一道防线”。同时,定期组织民辅警开展模拟纠纷调解活动,进一步提升民辅警在面对不同矛盾纠纷化解能力,确保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教育整顿开展以来,今年发生的各类矛盾纠纷均得到有效化解。

年9月7日晚,幸福里小区严某某报警称:丈夫罗某某经常家暴,要离婚”。通过警务助理了解到罗某某因好喝酒二人经常争吵,民警达到现场后发现是罗某某因工作压力较大,喝酒后辱骂严某某,在争吵中罗某某打了妻子一巴掌。民警并没有把这个“小纠纷”一推了之,而是决定从根源入手,本着爱护家庭、关爱家人的原则,从情理法的角度对二人开导劝解,教育二人要正确认识生活中的各种矛盾,用宽容之心容纳家人的缺点,相互理解、耐心沟通,维护家庭和睦,经过近一小时的劝解,罗某某认识到自己的问题,主动向妻子道歉争取原谅,并表示一定改掉酗酒的毛病,加强夫妻间的沟通,严某某也谅解罗某某,双方达成和解,一家人从归于好。

在派出所的日常警务中,由婚恋、家庭、债务等纠纷引发的警情很多,这些“小纠纷”处理不好很容易激化矛盾引发治安案件,甚至引发“民转刑”案件,沙包堡派出所从没有将这些“小纠纷”一推了之,而是对群众不急不躁,积极化解群众纠纷。虽然处理纠纷的民警体验不到“破大案”的成就感,但是一起起“小纠纷”的成功化解,让他们感受到的是社会“大和谐”。

消除小隐患,筑牢大安全

沙包堡派出所强化责任落实,强化行业场所监督管理,落实行业场所业主主体责任,与辖区行业场所分别签订治安责任书,增强合法规范经营意识,对检查发现、群众举报的违法违规行为,坚决依法打击到位,始终保持对“***”违法犯罪的高压态势,促进行业场所健康、有序发展。同时,组织社区民警、警务助理对辖区行业场所进行走访摸排,建立健全工作台账,切实做到“底数清、情况明、不漏管、不失控”,坚持日常检查与突击检查相结合,每周安排值班民警对辖区行业场所至少开展一次检查,在重大活动、节假日期间开展突击检查。教育整顿工作以来,共集中检查8次,突击检查2次,发现并当场整改问题15个,下发责任整改通知书10份,处罚未落实“四实”登记14起,打击涉*涉*违法案件2起。

9月2日,在辖区某酒店开展日常检查时发现存在不如实登记旅客身份信息问题,遂下发停业整改通知书,立即责令停业整改7日,整改完毕并经社区民警再次检查合格后,方才恢复营业;9月3日,在另一酒店开展日常检查时发现该酒店消防器材不全问题,立即下达责令整改通知书,消除消防安全隐患。

沙包堡派出所将进一步强化责任落实,持续对旅店业、KTV、酒吧、学校等重点场所开展日常监督检查和突击检查,严防各类大、小案事件发生,持续净化辖区治安环境,确保“平安不出事”。

做好小事情,服务大民生

教育整顿工作开展以来,沙包堡派出所坚持问题导向,通过“开门评警”、“大走访”、自查自纠等方式把问题查摆出来,直面问题,拿出实实在在的举措,从细微小事入手,及时解决群众的小诉求、小困难,贴近群众、零距离服务群众,把群众呼声、期盼及需要解决的问题快速转化为工作的方向和内容,形成了群众有所需、民警有所应,群众有所难、民警有所帮的良好氛围,进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针对派出所接处警、社区工作分开办公导致印章使用使用不便的问题,派出所制定了《沙包堡派出所“便民服务”印章使用规范》,确保印章使用安全、合规、高效,让民警多跑腿、群众少跑路,进一步提高了群众办事效率,同时,对老弱病残等特殊群体实行“上门服务”。

8月27日19时,一名70多岁的老人到派出所求助,经民警耐心讯问得知,该老人当日独自从贵阳前往都匀市司法局办事,因多年不在都匀居住已找不到路,且腿脚行动不便,天色已晚,老人在匀也无亲友,派出所民警考虑到该老人困难,给老人就近开了房间,并于次日将老人送往司法局办理相关事宜。

9月3日,派出所医院住院治疗,由于身份证丢失,急需办理身份证,社区民医院为其母亲进行离线采集办理。

9月20日18时许,接到群众报警称:其患有老年痴呆的丈夫从家中走失近10个小时。社区民警根据家属提供的线索,立即利用视频监控进行排查,经多方查找,于21日凌晨2时许,在大龙大道加油站处将走失老人找到并安全送回家中。

8月份以来,派出所接到服务群众78人次,上门办理户籍业务6人次,找回走失人员5人次,送证上门3人次,救助精神病人1次,沙包堡派出所始终坚持“群众利益无小事”的工作理念,以“警务围着民意转,民警围着百姓转”的工作目标,主动服务群众,为民办实、解民忧,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不断增强辖区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整治小毛病抓实大作风

教育整顿活动开展以来,沙包派出所强化制度建设,推动作风大改变,严格执行《都匀市公安局民警请销假暂行规定》《都匀市公安局民警“八小时内外”离开辖区及饮酒报告规定》规定,制定上下班考勤、着装规范、会议纪律、内务卫生等制度及实施细则,严格民警八小时内外、请示报告、上下班等工作纪律,针对个别同志值班着装不规范、警容不得体等问题,立抓立整改,并在全所范围内进行通报,抓典型让全体人员引以为鉴,强化监督管理,整治小毛病,抓实大作风。

9月3日,在“坚持*治建警全面从严治警”教育整顿推进会上对一名民警未按规定着黑色袜子进行全所通报批评。9月4日,在每日例行警容风纪检查中对一名未按规定着装辅警进行全所通报批评;9月5日至今,全所范围内未发现有警容风貌不合规问题。

警容警貌是公安队伍呈现在群众面前的一张名片,彰显着公安队伍的形象,沙包堡派出所以教育整顿为契机,深入整治顽瘴痼疾,去除各类小毛病,推动作风大改变,促使全体人员在值班备勤、出警办案中不仅仅注重“面子”,更加会重视“里子”,切实做到内出实质、外出形象,真真切切做公安队伍“代言人”,实实在在做人民群众“保护神”。

下一步,沙包堡派出所将继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坚持“警务围着民意转,民警围着百姓转”的工作目标,始终以群众利益为核心,以服务人民为己任,从广大群众关心、牵挂、困扰处着手,竭尽全力为群众办好“小案件”、化解好“小纠纷”,坚持坐实小警务,服务大民生,进一步密切联系群众,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来源丨教育整顿办

编辑丨朱鼎金

校对

文安宇

编审

刘毅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