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匀市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都匀ldquo四个体系rdquo [复制链接]

1#

近年来,都匀市以“四个体系”为主抓手,以清单化、项目化推进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各项工作落实,农村基层*组织的组织力不断提升,村民自治机制进一步健全、作用发挥更加明显,村级集体经济运行发展机制更加完善,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活力显著增强。

夯实基层基础

构建执行有力的组织体系

不断夯实基层基础,确保村级*组织成为农村基层治理的坚强战斗堡垒。一是筑牢战斗堡垒。围绕建强“五个基本”,突出抓好*支部工作条例和农村基层组织工作条例贯彻落实,纵深推进农村*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创建星级*支部个。同时,以“1+7+3”为抓手,开展软弱涣散村*组织整顿“回头看”,整顿4个软弱涣散村*组织,全部通过验收。二是建强干部队伍。深入实施“双百提升”计划,储备村级后备干部名,实现9名村干部享受乡镇副科级经济待遇,从机关、企事业单位选派42名年轻干部到村任职。加大培训力度,推荐51名村*组织书记参加省、州举办专题培训班,依托市委*校和新时代学习大讲堂等平台,对全市村“两委”干部全覆盖培训余人次,选派52名驻村第一书记,86名驻村工作队长,名驻村工作队员到村工作。三是注重关怀激励。建立“基础报酬+绩效报酬+评议报酬+职龄补贴”村干部待遇报酬增长机制,村干部月报酬达到元以上。常态化从村干部招录事业单位人员,仅年就招录17名村干部到乡镇事业单位工作。9名村干部享受乡镇副科级经济待遇,年表彰名(个)优秀*员、*组织,同时,积极探索建立将优秀村*组织书记直接选拔到体制内或乡镇领导班子制度、村干部在“村社合一”工作中兼职兼薪制度等,全面激发村干部工作效率和创新能力。

坚持条块结合

构建一贯到底的责任体系

坚持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积极建立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责任体系。一是建立三级组织体系。坚持“在要素配置上优先满足、在资金支持上优先保障、在*策支撑上优先考虑”原则,建立“市级主导+乡镇主抓+村级主攻”三级组织体系,强化组织领导。二是建立三级包保体系。结合“一任务两要点三清单”要求,建立副县级领导干部联村、市直部门结村、乡镇班子成员包村的三级包保机制,形成N对1帮扶模式,整合工作力量,发挥领导优势,压实责任链条,全市46名县(处)级以上领导分别联系村,带动县乡村三级*组织书记把农村基层*建工作抓在手上、扛在肩上、放在心上。三是建立三级考核体系。制定印发《关于贯彻落实〈中国共产*农村基层组织工作条例〉的实施方案》,建全完善“市直部门、乡(镇、街道)、村级*组织”三级考核指标体系,将抓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情况纳入*建评估考核、*建述职、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考核评价以及巡视巡察等重要内容,以考核促落实,以问责强担当。

强化要素整合

构建“村社合一”发展体系

坚持推行“村社合一”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以市场为导向,推动“村社合一”规范化、实体化、企业化发展。一是规范化组建,通过培训指导、赋权赋码、明晰职责、“三资”折股量化、明确社员资格、交叉任职等形式推动“村社合一”规范化组建,实现*组织与管理层合一、农民与股民双重身份合一、组织经营管理合一的“三合一”。目前,举办专题培训班6期,共计培训余人次,8.82万户32.5万名农民转化为股民,推选名村“两委”班子成员担任股份制经济合作社管理层人员,94名村*组织书记依法担任股份制经济合作社理事长。二是放活经营管理,组织发改、财*、农业农村、自然资源等18家相关职能部门分别出台制定支持“村社合一”集体经济组织发展壮大的*策措施,涉及工程项目、用地保障、资金支持、人才支持等多个方面,集中力量给予村合作社更多资源。同时,将*府划拨给村里的集体经济资源要素、财*投入的道路和水库等公益设施的管护、产业发展项目资金的责权利等,全部向村社转移。目前,共配对成功项目个,签订合作金额达万元,带动人就业,全市村集体经济收入达到万元。三是完善制度保障,针对完善组织架构、规范运营机制、深化监管机制等内容制定相关制度15项,建立“四议一报两公开”议事决策机制,确保村集体经济组织重大事项决策的规范、公平、公开。在利益联结和分配上,创新“原始股+增发股”的“双入股”机制(“三资”入股作为原始股,村民以个人土地、劳力、技术和生产机械再次入股合作社经营作为增发股),实行利益分红“双分配”,以此盘活集体和个人资源,实现村、民共赢。同时加大法律支援保障力度,整合农村司法助理员、律师资源,建立“一村一助一律师”制度,打造基层法律服务平台,为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狠抓改革创新

构建*建引领基层治理体系

围绕创新农村基层治理载体、健全农村基层治理体系、提升农村基层治理能力等方面,深入实施都匀市“”农村治理模式,推进“社管委”建设,推动*组织领导下的自治、法治、德治更加融合,有效提升基层治理水平。一是增强治理力量,找准基层治理载体。在原撤并乡镇驻地设立14个片区办事处,配备名干部开展服务工作,负责辖区各类管理事项。在前期开展“组管委”的基础上探索实施“一村多社区”管理模式,按照不超过户的标准合理划分农村社区,目前全市划分“社管委”个。二是强化*的领导,完善基层治理机制。充分发挥村*组织在村级议事决策中的领导作用,强化村*组织对决策执行的领导,把加强*的领导写入《村规民约》以及其他村级组织章程。将民生监督员引入村务监督委员会(村级股份经济合作社监事会)中,强化对村务决策、财产管理、工程项目建设、惠农*策措施落等事项上的监督作用,确保*领导下的农村治理有制、有序开展。三是激发内生动力,推动“三治融合”。大力推广绿茵湖办事处斗篷山村“村与村比、社与社比、户与户比”的“三比模式”,将各项基层治理工作任务进行量化评比,以星级化管理为抓手,评先奖优,开展“星级村、星级社、星级户”等评比,有效激活农村基层治理内力,推动村民自治;深入开展“法律进乡村”“法律进家庭”活动,着力培育以村干部、人民调解员为重点的“法治带头人”,设立法治教育宣传专员人,44名律师负责各村法律服务事宜,有力推动法治乡村建;坚持道德模范引领,广泛开展农村道德模范、最美邻里、身边好人、新时代好少年、寻找最美家庭等选树活动,开展乡风评议,弘扬道德新风,形成良好的道德文化氛围,年获得州级文明乡镇3个,州级文明村41个,省级文明家庭2户,州级文明家庭9户,评选县级文明村57个,县级文明户77户。

来源:王方学制作:罗家瑞

编辑:龙梅编审:叶灿海

往期

精选

觉得好看,请点这里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