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匀市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黔南民族医专口腔数字化产教融合基地不一般 [复制链接]

1#

想象一下:如果你需要定制一颗假牙,从下单到企业完成生产,需要多长时间?

不需要一周,不需要三天,“如果是都匀的病人,最短只需要一天!”6月8日,黔南民族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医学影像系、口腔系党总支书记王开明笑着告诉记者。

“为什么效率这么高?”记者问。

“答案就藏在我们学校的口腔数字化产教融合基地里。”王开明笑着说。

走进黔南民族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口腔数字化产教融合基地,在口腔数字化实训室里,来自企业的贵州瑞丰诺尔医疗器械有限公司的技术总监赵连彬正在给学生们讲解数字化设计牙齿的课程,老师讲得仔细,学生们学得认真。

这样的课程,对于该校21级口腔系学生杨秋琳来说,已经习以为常。“我们既有学校的老师上课,又有企业的老师上课,他们的视角不一样,我们更能了解市场的需求,学到前沿的技术,以后就业就不愁啦。”杨秋琳说。

该校20级学生陆汉念说:“这里不仅可以实习,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每个月还能拿到元的实习工资,很好。”

王开明介绍,今年5月13日,学校牵手企业共同建立的口腔数字化产教融合示范基地正式投入使用。“目前公司投资万元,购置了模型3D打印机、二氧化锆切削机、二氧化锆烧结机、扫描仪等大型设备。”公司生产经理龙安军说。

对于学校和企业共同培养人才,该校副校长杨建辉表示:“企业和学校共建,好处多多。首先,基地为学生提供了实际操作的岗位和机会,让学生提高动手能力,增强专业知识,有利于人才培养;其次,有利于学校培养医技服务一体的双师型教师,提高学校办学质量;最后,这样的方式也利于学生高质量就业,高质量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校企共建不仅有利于学校学生,对我们企业来说也是益处良多。”龙安军笑着说,“我们能根据需求培养自己的‘订制’人才,学生在这里实习10个月,基本上就能成为一名熟练的技师,毕业之后就能立马上岗,大大节约了企业的培训成本。”

该校口腔系教学科研科科长丁盈银则表示,“我们通过与来自企业的老师交流碰撞之后,往往能够碰撞出新的想法,有利于科研。”

在现场,记者看到,基地不仅教书育人,更是一个成熟的小型工厂。“医院扫描牙齿,把数据传给我们,在基地,经过模型3D设计、3D打印、上瓷烧结、车瓷、抛光上釉等多道程序后,就能打包发货了。”龙安军介绍,目前,基地已经为武汉等多地客户完成了订制假牙的生产。

据介绍,未来,校企双方将完成数字化义齿生产线的升级改造,增加口腔数字化版块如精密修复体、种植修复体、种植导板、功能性义齿、隐形矫正等产品,成立口腔美学中心,设置产品研发中心、大学生创新中心,进一步深化校企合作,助力地方高质量发展。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梁晓琳

编辑卢泰铭

二审莫宇

三审张发扬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