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6日,记者从都匀市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获悉,年都匀市将围绕“抓动力”下功夫,推动发展动力提速换挡。瞄准高质量发展短板弱项,坚持向改革创新要活力,切实增强发展后劲。向“引项目”要动力。紧盯矿产开采及精深加工、新能源电池材料等重点,强化10亿元级工业招商专班作用,新型工业化签约金额亿元以上。紧盯老城更新、绿博城开发、匀东新区配套功能等热点,新型城镇化签约金额20亿元以上。紧盯大宗茶出口、农产品加工等重点,农业现代化签约金额10亿元以上。紧盯景区运营及“轻旅游”“微度假”等要点,旅游产业化签约金额15亿元以上。全年引进20亿元级工业项目3个、优强企业15家、到位资金50亿元以上。向“建项目”要动力。创新项目推进机制,建立健全单双月调度、项目包保服务、要素落实保障、政银企高效对接等机制,高质量做好项目招引、落地、建设等环节服务。全年实施省、州重点项目68个,力争工业完成投资25亿元以上,房地产投资40亿元以上,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完成亿元以上。加强向上争资力度,争取上级各类资金支持19亿元,同比增长20%以上。向“破难题”要动力。加强历史遗留问题项目分类处置力度,按照依法依规、实事求是、量力而行原则和“一项目一档案”要求,稳妥盘活处置项目14个以上。加大前期梳理出的41个招商项目约定落实力度,及时帮助企业解决在项目落地、生产建设等环节中遇到的困难。完善历史遗留问题化解工作推进机制,突出清单化破难攻坚,把“老问题”转变成“新动能”。向“走出去”要动力。力争引入海关办事机构,做大做强外贸综合服务平台,实现企业报关“州内报送、数据留存”,建设外贸企业孵化园1个,入驻企业2家以上。做强茶叶省级外贸转型升级基地,大力推动茶叶、机械轴承、医药制品、匀酒等产品“走出去”,完成进出口总额万美元、增长50%以上。向“强改革”要动力。支持都匀经济开发区创新管理运行机制,推进国有企业市场化改革,深化矿产资源“净矿出让”改革,助力“四化”建设取得更大成效。扎实推进“放管服”改革任务落实,狠抓全流程服务项目建设、全方位服务企业发展等痛点改进,力争营商环境在全省30个I类地区排位提升5个位次以上。深入推进“双培育双服务”,千方百计培育壮大市场主体,力争市场主体总量突破7万户,企业总量突破2万户。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梁晓琳编辑卢泰铭二审莫宇三审张发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