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位周末都有安排了吗?
是不是很多人都准备去看《神奇动物:格林德沃之罪》呀?
事实上阿饼之前也是这样打算的。
作为一个标准的哈迷,从《格林德沃之罪》定档那天起我就一直在期盼着它的上映。
以至于完全无视了同天上映的其他电影。
感谢安妮看戏和戏多,让我知道了《无名之辈》,并给了我一个提前观影的机会。
刚看完电影的我现在在北京晚高峰的地铁上,在人群的夹缝中艰难地举着手机码字。
原因只有一个,这部电影太优秀了,给它分不怕它骄傲的那种。
这让我完全按捺不住自己那颗想要卖安利的心。
《无名之辈》
刚才我看了一下大众点评,为这部电影点亮“想看”的人数还不到《格林德沃之罪》的十分之一。
这让我有些担心它的排片量,担心大家会错过这部堪称年度最佳的国产电影。
所以,看到这篇文章的朋友们,答应我,一定要把它安排上。
并且我相信你们看完后会自发地向周围的朋友们卖安利。
(才不会告诉你们阿饼的朋友们已经收到了阿饼“啊啊啊啊啊好好看一定要看啊”这样状似癫狂的群发)
一般在推荐某部剧或者电影时,我都会先大致介绍一下剧情。
但这次我完全不想剧透。
所以我决定介绍一下影片中出现的那些主要人物,尽量少的涉及剧情,让大家在观影前先自由想象一下剧情发展和人物关系。
在此之前,我们先来看看这部电影的神仙阵容吧。
相信看到这些名字,你就已经能对影片的优秀程度做出一个大致预估了。
陈建斌是大家的老熟人儿了,阿饼身边不少朋友都N刷《甄嬛传》,甚至能将台词倒背如流。
但与高高在上的雍正皇帝截然相反的,他在这部电影中饰演的是一个怀抱着警察梦的小保安——马先勇。
或者说老保安更为合适。
估摸着与公务员编制无缘,老马降低了人生目标,想着能做个协警应当不算太难。
理想很丰满,但是现实很骨感。
为了糊口,老马耍小聪明、贪小便宜、还得为了维护金主爸爸与地痞流氓斗智斗勇,一把年纪了,却还经常挂彩。
这么一号总想给警察局帮点忙、立点功的人却又经常是被举报的对象,简直成了警察局里的老大难。
在影片中,陈建斌饰演的老马依然是严肃的,却仿佛一直在一本正经的做傻事。
大概是傻到深处自然萌吧,老马这个人物总是自带笑点,与整体的喜剧氛围毫无违和感。
上一次看见大荧幕上的任素汐是在被开心麻花的《驴得水》里,在这部电影被搬上大荧幕之前,张一曼这个角色已经陪伴了任素汐四年。
《驴得水》火了,任素汐的演技被得到了肯定。但是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在前不久的《我就是演员》中,任素汐有些哽咽的说“我想让更多人知道我会演戏,我可以演得很好”。
《无名之辈》很好的印证了她的自信。
在影片中,她饰演一个脖子以下都不会动的女孩儿。
瘫痪了的她只能靠保姆照料,衣来不会伸手,饭来只能张口。吃喝拉撒,没有一样能够自理。
失去了独立和自尊,这个曾经活泼开朗的女孩,如今却泼辣暴躁又敏感脆弱。
这个角色几乎没有什么肢体语言,但任素汐却从头发丝儿到脚后跟儿都是戏。
她的眼睛仿佛真的会说话一般,连眼眶红润的时间和程度都恰到好处。
一个眼神,一句骂娘,这个人物就立住了。
在她的好几场重场戏里,阿饼都能看见周围的大姑娘小伙子们默默地擦眼泪,我自己也不例外。
在映后的主创见面会中,任素汐说,要抓住一个角色的根,一定要生活于角色,相信自己的角色,感受她的感受。
她真的做到了,她演得很好。
希望能有更多人通过这部电影看到她,希望她能得到更多的机会。
她值得更好的。
章宇饰演的“眼镜”是个略荒谬的角色。
是不是觉得他很眼熟?他就是在《我不是药神》中贡献了颇多泪点的*毛呀。
在这部电影里,他依然演了个小人物。
不过话说回来,谁又不是小人物呢?还不都是无名之辈。
“眼镜”想做“大哥”,就是那种混混头子。
这种梦想不知生根于何时何处,甚至可能连“眼镜”自己都不知道做了大哥意味着什么。
也许是自尊心作祟,他一直活在“我就是大哥,我要做更大的大哥”的自欺欺人里。自我催眠久了,就真的把幻想当成了现实,把意淫当成了梦想。
这让我想起了《等待戈多》。
戈多到底是谁?他会来吗?他什么时候来?
这些问题在贝克特的剧本里没有给出答案,但在“眼镜”的生命里却有了答案(可能只是本饼的过度解读)。
他的目标没有原由,他的理想没有根基,他甚至都不知道自己究竟是要“一鸣惊人”还是要“猥琐发育”。
他在试图有所作为,等来的确是绝望。
直到他的“戈多”来临,让他对现实的生活有了真切的愿望和期盼。
我似乎无法给“眼镜”这样的人定性。
他既有恶,也有善,既有怂,也有勇,既有冷酷无情,又有柔肠百转。
人性中相当不同甚至是相反的样子都在他的身上展现出来,却又如阴阳两面般不可分割、相互依存。
无法给他下定义,恰好说明他不是什么脸谱化、符号化的角色,而是生活在影片里的一个活生生的人。
在生活中,像“眼镜”这样的人太多了,他们不被理解,甚至也不能自我理解,但他们也有着自己的倔强,经历着自己的绝望,渴望着认同和自我认同。
看似荒谬,却实有逻辑。
章宇把这样的小人物诠释的淋漓尽致。
实话实说,在国内娱乐圈“以颜为先”的生态环境下,出现章宇这样的面孔太难得了。
但幸运的是,慢慢的,我们看到了他们的出现,看到了他们的演技,认可了他们的演员身份。
我认为这是观众审美的进步,让我们看到了国产电影更多的希望和可能。
潘斌龙在今天的见面会上说:“我一直是以一个喜剧人的身份出现在大家面前,但我希望,在这部电影之后,我能更多的成为一个演员,而不仅仅是喜剧人。”
当然,这部电影的基调仍然是喜剧,但带给了我们更多于喜剧小品的思考和感触。
我想大潘所说的“演员”应该就是这个意思。
大潘饰演的大头是个憨傻憨傻的男人。
他和“眼镜”的憨匪组合为本片贡献了很多笑点。
他对兄弟满腔义气,对女人满腹柔情。
如果没有遇见她、如果没有遇见他、如果没有影片里的那些戏剧冲突,他应该是那种平平淡淡过一生的那种人吧。
也许他会娶个乡下女人,找个普通活计,安安稳稳的过老婆孩子热炕头的生活。
他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但他觉得那样的生活遥远而飘渺,可是他仍愿意为之一搏。
仔细算来,他应该是整部影片中最幸福的那个人了吧。
毕竟,有个存在实现的可能性的梦想,并愿意为之付出努力,本来就是一件幸福的事,不是吗?
而那些热爱生活的人,往往也被生活温柔的爱着。
事实上,在看这部电影之前,大潘就在他的喜剧作品里给了我们很多哲理。
只不过人们看小品,往往只是付之一笑,而不会太多思考。
电影则不同。
相信看完这部电影,看过大头的欢乐悲喜,相信大家都会愿意称呼他为“演员大潘”。
其实这部电影里的每个人物都很深刻。
不仅老戏骨王砚辉、九孔如此,有些我们不太熟悉或者很少在大荧幕上现身的演员也都让人印象深刻。
想单独提一下的是在前不久上映的电影《你好,之华》中分饰两角的05年出生的小演员邓恩熙。
在这部电影中,她所饰演的角色与《之华》中有很大的区别,但她却把握的很好,极有感染力,未来可期。
没有单独提出来的演员/角色并不是不重要,而是再写下去,阿饼怕自己会忍不住剧透,影响大家的观影体验。
总体来说,阿饼会给这部电影打到8.5以上。
影片不能说完美,但节奏极好。笑点与泪点并存,既不会让人笑到累出腹肌,又不会让人沉溺于悲伤,并且笑与泪的转换不会让人觉得突兀,而是舒缓的,圆滑的。
如果没有被《*液》和《格林德沃之罪》淹没,我敢说,这将是今年华语电影的一匹黑马。
主创团队非常用心。电影主要拍摄于贵州都匀,全片都使用贵州方言,就连配乐都用到了尧十三的贵州民谣《瞎子》。
当被问及为何选择都匀来作为取景地,导演饶晓志说,除了他本身是贵州人外,他更多的是看中了都匀市里那些他想要的意象——桥。
当路走到了尽头,当面对着到不了的彼岸,便有了桥。
人生总有时挣扎,有时绝望,但这些绝不是永恒的。
“桥”只是个意象,而其中之意则与自己和解,与爱恨和解,与世界和解。
“彼岸”则是这一章的终结,又是下一章的开始。
人生如此循环往复,周而复始。
一帆风顺真的太难,这个绝望解决了,还有新的丧在前面等着。
因此学会从挣扎中寻求解脱就显得尤为重要。
陈建斌老师在见面会上说:“岂能尽如人意,但求无愧我心”。
阿饼觉得说的很好。
虽回答的是旁的问题,用来说明影片的立意也恰好合适,就用它做本文的标题吧。
最后,本周五(11月16日)电影将正式登陆各大影院。答应我,一定要去看这部电影!
不算啰嗦吧?毕竟重要的事情要说三遍。
最后的最后,再次感谢安妮看戏和戏多。
感谢大潘老师和九孔老师现场发糖。
温馨提示:观影时,请自行携带本片最佳伴侣——棒棒糖。
阿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