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匀市论坛

首页 » 问答 » 常识 » 精神大餐送乡亲
TUhjnbcbe - 2024/4/5 19:59:00

本文转自:黔南日报

精神“大餐”送乡亲

——都匀苗族党员杨玉芳坚持10年为民放映场次


  文/图本报都匀记者站文勇


  都匀市广惠街道西园村苗族党员农民杨玉芳,坚持10年为村民放映公益电影近场(次),为偏远山区少数民族群众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提供了宝贵的精神食粮。


  年出生于都匀市一个普通的苗族农民家庭的杨玉芳,年高中毕业的他被父老乡亲推选为村民小组组长,期间因工作表现突出,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年2月,杨玉芳加入黔南州农村数字电影院线公司都匀放映队队伍并被选为放映队队长。


  按照上级工作要求,他和另外6名同志负责为每个行政村每年放公益电影12场(次),全市每年必须完成放映场(次),10年来,他除了完成放映任务0场(次)外,还超额完成了余场(次),杨玉芳带着队友走遍全市个行政村。


  年,都匀市机构改革,放映队由原市文旅局管理划归为市委宣传部,他们7个队友对全市乡镇村进行划片区负责制,他负责沙包堡街道、绿茵湖街道、毛尖镇、平浪镇4个街道(乡镇)38个行政村(社区)放映。每次都是下午出行进村,趁晚上村民收工回家吃晚饭之后的空闲时间,在操场院坝为农作一天的村民放电影,深夜才能回到家里,遇到偏远的山村,甚至还要在村民家借宿一晚。正是因对放映工作的热爱和对农民朋友真挚的感情,他一干就是10余年。


  杨玉芳说,因为自己是农村出来的,知道农民的不易,在互联网没有普及的年代,80多岁的老人和未走出大山的孩子都不知道什么叫电影,公益电影就成了农村尤其是偏远山区乡亲们了解外边世界的重要途径,也是满足他们精神文化生活的主要渠道。每次去到村里,当幕布架起来的时候,伴随着音响传出的声音,乡亲们疲惫的脸上就流露出农作一天后的满足笑容,这就是他坚持放映的动力!严格放映操作,确保群众看到的每一场电影都高质量、品质佳,所到之处皆受群众的欢迎和认可。


  杨玉芳说,过去的放映过程中,曾遇到过很多困难,也遇到过很多温馨的事。记得有一次,到都匀市与平塘县交界的平浪镇石龙片区谷新村放映,该村距离都匀市区80多公里,当时都是泥巴路,下午两点多钟,就整装从都匀市区出发,在离目的地还有十几公里的地方,遇到一辆载重货车陷入了泥潭,他们想都没想撸着袖子就下车七脚八手的帮忙,花了1个小时才把车推了出来,师傅一个劲的谢他们,等他们到达目的地的时候已经下午5点多钟了。在村支两委的支持下,他们确定了放映地点并开始着手放映,就在这时候,来了一个村委员,说是听说有人来村里放电影了,非常激动又高兴。他回头一看,竟是刚刚那个货车师傅,于是他就把杨师傅帮他的事告诉了大家,并且非常热情地接待了他们,这让杨玉芳他们放映师傅们觉得心里暖暖的。从他的描述中不难感受到他当时的愉悦心境,这样的故事,在他的放映生涯中多不胜数。


  杨玉芳欣慰地说,我作为一名老党员和放映员,努力用实际行动把党和国家的暖心政策宣传到了偏远山村、田间巷陌,把党和国家的温暖送到了人民群众心中,见证了农村脱贫攻坚伟大胜利与乡村振兴,这是他一生中最值得炫耀的事。


  年至年,杨玉芳连续两年被黔南州农村数字电影院线公司评为“先进个人”,被黔南日报等新闻媒体宣传报道。


  图为杨玉芳为群众放映电影。

1
查看完整版本: 精神大餐送乡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