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源:人民网-贵州频道」
人民网贵阳9月7日电(陈晶晶)9月7日,记者从贵州省民政厅获悉,都匀市坚持高位推进“村社合一”,以“三确保三释放三提升”为抓手,精准施策、靶向发力,着力破解“村社合一”运行不畅、资源匮乏、发展乏力等问题,进一步推动村集体经济组织实体化、企业化、市场化发展。
“三个确保”加强统筹破解运行不畅的问题
确保路子不歪,方向不偏。都匀市建立起“市级统筹安排+乡镇一线指挥+村社前线攻坚”三级战斗体系,明确各级责任;建立“市、乡、村”三级考核体系,将部门政策扶持力度、镇(乡、街道)落实情况、村集体经济组织发展成效纳入考核内容,形成纵向到底的成效考核链条。
确保合力共推,效益最大。都匀市构建“1+3+N”工作体系,1个市级总体方案明确目标任务,推出“分型分类管理、项目释放联动、督考促进发展”3项服务机制,将相关职能部门支持发展“村社合一”的“N”条政策措施打包下放,给予村集体经济组织最大的政策、服务支持。
确保组织有力,能人干事。都匀市把党组织的政治领导、政策引导、发动群众优势运用到合作社的创建、发展、管理等重要环节,推动村党组织书记和合作社理事长“一肩挑”94名,村“两委”班子成员和“村社合一”集体经济组织管理层人员交叉任职名。
“三个释放”赋能放权破解资源匮乏的问题
释放经营活力。都匀市赋予“村社合一”集体经济组织经营管理农村集体“三资”的权利,具有市场主体投资人地位,享有相关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经营自主权。
释放发展动能。都匀市依托市产业发展促进中心整合资源功能,搭建“市直部门+产促中心+村(社)”的三方联动平台,按照“下放、入库、承接”的业务流程,由市直各部门全面梳理辖区内农村劳务输出、交通运输、工程建设、农业产业等各类可释放的项目,放入产业发展促进中心建立的项目库中,按照“项目所需、村社所能”原则,将项目精准匹配到村。
释放政策红利。涉农部门梳理本单位支持“村社合一”发展壮大集体经济的政策或具体措施。目前,梳理涉农资金.18万元,家企业帮助村级实施项目40个,投入资金.82万元,移交农业种植大棚给村合作社平方米,结合特色优势产业推动67个农业产业项目落地到村,“百企帮百村”项目个,涉及资金.16万元,梳理闲置校舍并下放到村所。
“三个提升”夯实基础破解发展乏力的问题
提升基层党组织组织力。都匀市大力实施“组织建设规范化、阵地建设标准化、干部队伍专业化、集体经济实体化、基层治理现代化”的“五化工程”,建强基层党组织。年,选派优秀到村任职干部42名,储备村级后备干部名,采取“1+2+N”模式,选派优秀驻村干部名。计划整顿软弱涣散村党组织11个,全面创建五星级支部。
提升服务管理水平。都匀市聚焦“村社合一”规范化运行有差距、管理随意性较大等问题,健全完善财务监督、农民集体资产股权、内部运行管理等15项制度,厘清村党组织、股东代表大会、理事会、监事会职能职责,建立“四议一报两公开”议事决策、法务风险防控等制度,逐步形成一套成熟完整的内管外控机制。目前,全市个村集体经济组织均配备了法律顾问、农业专家。
提升示范带动能力。都匀市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坚持长短结合、因地制宜,将全市个村分为“示范型、提升型、培育型”,总结推广农业产业类、劳动服务类、工程项目类、资源开发类、综合发展类共5类发展模式,同时鼓励各镇、村大胆探索发展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