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着“秦陇锁钥”之称的会宁,是红色革命根据地,也是国家级贫困县。
会宁地处黄土高原深处,自然条件恶劣,常年干旱,雨水匮乏,到处一片枯黄,给人一种莫名的焦虑和迷惘。
年,会宁县被列为“三西”农业区域建设重点县;3年后,会宁被进一步列为“国扶”贫困县;年,国家又将会宁确定为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会宁县54.3万人中有24.4万贫困人口。
然而,会宁却是出名的“状元县”。近日,记者实地走访会宁,探究这贫瘠的土地上如何滋养出惊艳的“状元花”。
“靠天吃饭”读书是唯一的出路
“靠天吃饭”的会宁人,农户大多依地里的收成和打零工维持生计。倘若老天不降雨水,这片贫瘠的土地则长不出庄稼,收不到粮食只能挨饿。
不仅温饱难以解决,这里很多地方不通公路、不通公共汽车、不通自来水,农户吃水,靠的是院子里堆积的雨水流入地窖存储使用,娃娃出去上学靠的是双脚。
从会宁县城驱车一个多小时,经过省道、柏油路和乡间无名小路,一路颠簸来到了柴家门镇柴家门村。村口有一个干净整洁的院子,除了一间三米浅的堂屋,两间偏房和院墙都是用土坯建成,这里是会宁二中“联想进取班”姜建童的家。
姜建童的家
建童在家排行老三,有两姐两妹,一进入堂屋,右手边映入眼帘的是一排成“沓”挂放在墙上的奖状,正面看只有四张,侧面看便是四“沓”。记者发现,属建童的那“沓”奖状最厚,这是建童家的“荣誉墙”。
家门口的几亩薄田和爸爸偶尔外出打零工维持着建童一家9口的基本生活开支。虽然家境贫寒,但孩子们成绩喜人,因为他们深知“读书”是唯一的出路。建童今年9月考入会宁二中,初中上完,意味着9年义务教育的结束,高中就要自己花钱上了。虽然一年元的学费对正常家庭来说不算什么,但对于温饱都难以解决又有五个孩子上学的家庭无疑是件难事。
建童家的“荣誉墙”
但建童因成绩优异,被录入“联想进取班”,可以获得联想控股基金会资助高中三年在校期间所需的所有费用。建童的爸爸说:“孩子争气,考上联想进取班,给家里减轻了不少负担。”
建童因家庭条件有限,没有多少课外书可以读,到了联想班,建童一直觉得自己的语文跟不上其他人。所以他很想多读书,增加内涵。
打篮球是建童最喜欢的运动,但他家里没有,只能蹭同学的球。他的球技都是用父亲的手机搜索自学,看到技术后自己学个三四天基本就能掌握。平时在家,除了看球,就是打球。当他难过的时候,他喜欢去打球,一般是从下午两点打到天黑,一打就是五个小时。
在会宁,有很多像建童一样的孩子。郭震云、李晨若、成晓慧……他们都成绩优异,都在联想进取班,都家境困难,都渴望外面的世界。
教育扶贫改变命运
会宁有“西北教育名县”之美誉,拥有崇文修德、尊师重教的悠久历史,仅明清两代就有进士20人、文武举人人、贡生人。恢复高考以来,会宁成为名誉甘肃省的“状元县”,已向全国输送大学生7万余人,其中获得博士学位的多人、硕士学位的多人,全县一门“双博士”近20家。
年,会宁县参与高考人数共计名,其中7名学生跻身全省前百名,10名考入清华北大。在此之前,年会宁县内共13人被清北录取,会宁二中联想进取班的刘思洋摘得甘肃省榜眼。“联想进取班”被喻成会宁的清华和北大,已深入到了会宁老百姓的心里。
会宁县能成为高考状元县,主要原因还是因为会宁县的贫穷落后所致。会宁以教育为荣,素有状元县之称,会宁人只有“考出去”改变命运,家庭教育支出负担很重。特别是孩子通过努力上大学之后,子女教育的支出成为了大多数家庭的巨大包袱,许多通过大学工作后都留在其他省市,常驻人口依然文化不高。
联想班学生为“联想石”揭幕
据会宁二中校长介绍,会宁每年考出去人,选择回来的只有人。除了打算报考当地公务员和教师的,基本没人回来。这里的人口每年都在减少,会宁二中最多的时候有多名在校生,现在只有不到人。
由于地理条件和环境的限制,靠务农和经商等只停留在解决温饱上。至此“教育”成为这片土地上唯一改变命运的途径。
习近平总书记曾说过,扶贫必扶智,让贫困地区的孩子们接受良好教育,是扶贫开发的重要任务,也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掘除贫根儿的重要途径。
《企业扶贫蓝皮书()》研究发现,中国企业在参与脱贫攻坚过程中坚持综合施策,涵盖教育扶贫、产业扶贫、消费扶贫、健康扶贫、旅游扶贫等十余个领域。其中开展教育扶贫的比率最高,达92%。
联想控股公益基金会向甘肃会宁二中“联想进取班捐赠”
时光回到年,这时,联想控股就把企业的扶贫工作重心放在了“教育”领域。高中为非义务教育阶段,存在初中毕业生因为家庭贫困而辍学的现象。而高中是一个人成长的关键阶段,关系到改变孩子们的命运甚至一个家庭的未来。
经过多地走访考察,联想控股公益基金会先后在北京延庆二中、四川北川中学、甘肃会宁二中、贵州都匀二中、宁夏六盘山高级中学设立“联想进取班”,为家境贫苦的优秀学子提供高中三年在学校所花费的全部费用。截至年9月,联想控股在该项目上累计投入超过万元,共有近多名学生得到帮助。
捐钱之外的“增值服务”
柳传志希望联想人的一些绵薄之力,可以帮助一些品学兼优的寒门学子,顺利地完成高中三年的学业,跨入高等学府的大门,用“知识改变命运”,用“进取成就未来”。
据《企业扶贫蓝皮书()》显示,65%的企业高层领导高度重视、积极参与扶贫工作,柳传志也不例外。
联想控股公关经理田野向记者表示:“柳总对公益的事情很上心,很多公司的项目他都会放手让他人去做,唯独公益亲力亲为,经常询问挂念进取班的孩子们。”
柳传志和进取班的孩子们一起交流
他很重视和孩子们的每一次见面,他喜欢看见他们青春的笑脸,听他们讲讲自己眼中的世界和心中的愿望,包括困惑;也希望自己70多年的人生经验、体会能与他们相互碰撞,能对孩子们有所启发;也希望“联想进取班”的初心能够被一批批学生了解、记住。
联想进取班不仅仅是“捐钱”这么简单,除此之外还有一些特色“增值服务”。联想控股基金会把优质的资源、前卫的思想带给大山里的孩子们,定期从北京请专家到校为进取班的孩子们做讲座。帮助高三学子进行志愿指导,了解未来的职业规划等。不仅如此,还会在暑期邀请优秀的孩子们来到北京,看看与世界接轨的城市是什么样子。
今年7月,受联想控股公益基金会邀请,来自甘肃会宁、贵州都匀、宁夏六盘山三地联想进取班的18名师生代表,来到北京开始了他们的“梦想行”。见到了他们只在电视上看过、书本上学过、老师口中听过的北京。
进取班学生代表北京的“梦想行”
他们早上三点钟起来看升旗、逛故宫、爬长城、参观联想集团、与北大学子对话,感受传统文化与最前沿的尖端科技。
联想进取班往届毕业的学长学姐们,联想控股大家庭的员工代表,以及联想控股董事长柳传志和北大学长、拉卡拉创始人兼董事长孙陶然……一群不同年龄、职业的“少年们”,因为联想进取班,相聚在北大未名湖畔。
柳传志和孩子们一起互动交流,为孩子们答疑解惑。同时,他也要求孩子们毕业后能够为国家、为社会,甚至为人类能做出更大的贡献,“大家毕业了以后,我们依然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