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hjnbcbe - 2024/8/29 17:14:00
微博、朋友圈、抖音、小红书……秋日的都匀螺蛳壳,突然火了。作为都匀毛尖核心产区,螺蛳壳上风景壮美,气象万千。日出、晚霞、暮霭、草原、雪地……游客可春夏体验采茶制茶、秋冬观景赏雪,一年四季玩不停。都匀螺蛳壳茶山。茶山变景区,螺蛳壳旅游热的背后,是贵州持续擦亮“贵”字号农业精品品牌,推动农旅融合发展的一个生动注脚。近年来,贵州加大农业精品品牌培育力度,推出了都匀毛尖、修文猕猴桃、麻江蓝莓等一批农业精品品牌,同时立足品牌优势,积极探索农旅融合新路子,持续扩大群众增收致富渠道,为乡村振兴按下“快进键”,跑出“加速度”。产业强配套 产区变景区“以前上山的路弯弯绕绕,30公里的路程要一个多小时,再好的风景也会被吓退。”都匀市民王莉道出了大多数人的心声。这条从都匀市区到都匀毛尖核心产区螺蛳壳的道路改造前为四级公路,路基宽度6.5米,纵坡陡、弯道急、路面破损严重,茶农下山出行不便,游客上山有顾虑。年,为推动都匀毛尖茶产业和螺蛳壳山地旅游发展,都匀市启动实施了G都匀团寨至辣子关全长28.6公里的道路改造,将原有上山道路改扩建为路宽8.5米的国道,如今上山只需要四十分钟。改造后通往都匀螺蛳壳的国道。“这条山路可真是美不胜收!随着车辆爬升,我们沉浸在自然美景之中,简直让人陶醉。”重庆游客赵雪说,螺蛳壳茶山仿佛是山川之间的一个宝藏。站在山顶,俯瞰茶山的壮丽景色,感觉自己像是站在世界的巅峰。是产业路,更是旅游路。道路的改造大大缩短了茶农下山、毛尖出山的空间距离,也拉近了与游客的心理距离。擦亮“都匀毛尖”区域公共品牌,大力推进茶旅融合发展,都匀市强化产业配套,在毛尖镇螺蛳壳风景区内打造了老木棉云上艺术村,并通过政策扶持一批休闲农庄发展,把螺蛳壳风景区打造成集休闲民宿、观光旅游、研学体验、餐饮住宿于一体的茶山休闲度假胜地。游客在都匀螺蛳壳茶山体验采茶。如今,在螺蛳壳风景区内,云上老木棉、山顶人家、三意康养旅居基地等一批中高端民宿和度假山庄云集,初具产业聚集效应,休闲度假游、茶旅体验游如雨后春笋般蓬勃发展。都匀毛尖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张子全如今不光制茶卖茶,还依托自家茶园,发展出了茶园认领、采茶制茶体验项目。“大城市的人来这里住上几天,感受大自然的新鲜空气,体验都匀毛尖制茶技艺,同时还可以认购半亩茶园,体验毛尖式的乡村生活。”近郊田园游产品销路好秋高气爽,秋游正当时。站在修文县谷堡镇平滩村万亩猕猴桃示范种植基地的休闲长廊上极目远眺,白云万里、青山绵延,阵阵秋风拂来,让人心旷神怡。地处修文县西面的平滩村年均气温14度,年均降雨量.2毫米,年均日照时数.9小时,无霜期天,平均海拔高度米,土壤属含砂的壤土,偏酸性,且向阳、土层深厚,是发展猕猴桃种植的优生区。谷堡镇平滩村万亩猕猴桃示范种植基地。平滩村种植猕猴桃已有30余年历史。在这个拥有人的村子,基本上家家户户都种有猕猴桃。年前后,马道俊先后种植了60亩猕猴桃。年随着修文猕猴桃的名气越来越大,前来进园采摘猕猴桃的游客逐年增加,马道俊瞅准商机,把自家房屋改造成农家休闲山庄,为游客提供采摘猕猴桃+餐饮休闲的一站式服务。“今年国庆,我家猕猴桃就全部进园采摘完了,现在来只能吃饭看风景了。”马道俊乐呵呵地说,自从山庄运营以来,每年自家猕猴桃都不愁卖,还带动周边村民猕猴桃进园采摘销售,村里像他这样开起休闲山庄的人家越来越多。“每年猕猴桃采摘和餐饮,毛收入大概五六十万嘛。”马道俊介绍,目前山庄吸纳了四个村民常年就业。随着这几年夏季避暑游客的增加,山庄还提供休闲度假服务。游客在财山驿站休闲度假如今,谷堡镇以平滩村为核心的产业带,通过农旅融合发展,每年带动全镇接待游客30余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万元左右,“旅游饭”越吃越香甜。未来,修文县将围绕猕猴桃全产业链发展,大力实施果园提质增效、产销体系优化、品牌价值提升等工程,奋力将修文猕猴桃打造成为全国品质卓越的黔货精品和农旅融合的示范基地。培育好品牌,农旅风光好说到麻江蓝莓,就不能不提蓝梦谷。深耕20余年,麻江积累了深厚的蓝莓产业“家底”,以蓝梦谷景区为核心产区,全县蓝莓种植面积达8.56万亩。除鲜果采摘销售外,70%用于精深加工,带动全县3.6万群众共同发展,实现人均增收1.2万元。年,麻江县立足蓝莓产业发展,规划打造蓝梦谷景区,总规划面积16.67平方公里。年评定为国家4A旅游景区,年认定为国家森林康养基地。同时也是贵州省乡村振兴体育旅游示范点。蓝梦谷景区户外露营基地。结合地方特色文化,麻江在蓝梦谷景区打造了以酒店为载体,集观光旅游、蓝莓采摘、康养休闲、研学科普等功能于一体的农旅深度融合的综合体项目。园区有休闲垂钓、水上娱乐、山地露营、自由骑行等多项旅游活动。“每年4月到10月,酒店基本处于满房状态,大多都是来自浙江、上海等沿海地区游客。”蓝梦谷景区酒店负责人顾先榕说,景区形成了“春赏花、夏摘果、秋赏叶、冬品酒”的四季旅游业态。每年6月,麻江蓝莓音乐节,最多时景区日人流量能达1万人左右。蓝莓成熟,贵阳、凯里、都匀等附近城市游客都会到景区采摘蓝莓。每年吸引游客入园采果万人次,仅游客采果收入就达上亿元。此外,蓝莓马拉松、自行车赛、泡泡跑等,推动农旅、康旅、体旅融合发展,实现了农业产业的“接二连三”。麻江县充分利用蓝莓种植优势,精心谋划产业布局,打造了一批具有产业基础、文化内涵、旅游功能、社区特征的特色旅游景点,以点带面、串珠成链,逐步走出一条产业发展、农业观光、山地运动、康养休闲相互结合的五旅融合发展新路。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袁鹏编辑向淳二审梁圣三审赵勇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