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小长假,正是出游好时节。黔南州境内各景区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有序开门迎客。生态之州黔南的好山好水,吸引了全国各地的游客争相游览,有效刺激了当地旅游经济发展。
游客在荔波小七孔景区游玩
5月1日,小七孔景区东大门,游客们正有序扫码进场,工作人员耐心为游客们测量体温。景区内,少了些往年小长假的熙熙攘攘,大家根据疫情防控要求,有序保持着距离进行游览。
“很干净!”“很漂亮!”“很喜欢!”置身奇山妙水,游客胡先生连番夸赞,激动地分享自己的旅途感受。他说,自己是从重庆过来,全程高速过来,非常方便。景区防疫工作十分到位,风景很美,感觉小七孔就是武隆和九寨沟的完美结合。
荔波小七孔景区,工作人员指导游客扫码
数据显示,截至5月2日,五一假期前四日(5月1、2、3、4日),小七孔景区分时预约线上门票(每日限量张)均已全部预约售罄,景区已经达到最大的限流量。
在黔南,令人沉醉的秀水青山游客络绎不绝,“红色旅游”也深受青睐。
5月2日,春风风和煦,独山深河桥抗日文化园内,参观的游客络绎不绝,有序排队等待入馆。
陈列馆内一件件饱经风霜的文物、一幅幅生动的挂画、一份份斑驳泛黄的史料,安静地诉说着曾经发生在这片土地的抗战故事。游客们边走边看、边想边思,感受革命先辈身上地艰苦奋斗、顽强拼搏的精神。
独山深河桥抗日文化园,游客络绎不绝(欧克轩摄)
记者在现场看到,不少家长专程带着孩子前来参观,在一件件旧迹斑驳的老物件前,给孩子讲起抗日历史故事。
“今年‘五一’,我选择带小孩来深河桥,想让他了解一下我们贵州的抗战历史,接受爱国教育的熏陶。”来自惠水的付先生说,来到深河桥景区,不光孩子深受启发,自己也感触很深,回去后,要让身边的朋友也来看看。
在瓮安县猴场会议会址,同样吸引了不少游客前缅怀革命先烈,汲取精神力量。“参观了猴场会议会址以后,感觉当年我们的红军真的非常艰难。他们不畏艰险不怕牺牲,最终赢得胜利,值得敬佩。”贵阳游客李宏国说。
罗甸县大小井景区,交警在收费站路口维护秩序(王红壮摄)
景区安全有序,游客安心游览,这份舒心和惬意的背后,是一群人的默默付出和守候。
针对今年疫情防控形势和旅游高峰,龙里交警在五一期间开启了全员值守模式,加大对龙里油画大草原、龙架山国家森林公园等重点区域的交管力度。仅5月1日当天,龙里交警向游客及驾驶人员发放交通安全宣传彩页余份,面对面讲解交通安全宣传知识余人,有效确保了“五一”期间道路交通安全、畅通、有序。
游客在龙里县油画大草原景区游玩(潘希来摄)
“五一”假期,黔南州早安排早部署,积极落实《支持文化旅游业恢复并高质量发展十条措施》等有关要求,出台制定《应对疫情支持文化旅游体育企业共渡难关的十二条措施》;在五一前夕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年劳动节和旅游假日市场暨旅游景区开放管理工作,通过狠抓“提前部署假日工作、开展节前旅游检、整治旅游环境、加强宣传营销、强化防控监管”“五项措施”确保实现假日旅游安全、秩序、质量、效益、文明“五统一”目标。
平塘藏字石景区,游客有序排队购票
黔南州还在节前举办“贵人黔行”、“畅游贵州”、“云游黔南”等旅游产品推介会,推出田园赏花休闲度假之旅、户外休闲之旅、传统文化村落体验之旅、茶文化康养休闲之旅、世界自然遗产之旅、天文科普研学之旅、不忘初心—红色之旅、露营自驾之旅等一批精品乡村行旅游线路,并颁布多项优惠政策,助力文化旅游事业恢复发展。
五一期间,黔南周边游、度假游持续升温,黔南游客主要以省内贵阳、凯里、遵义、毕节以及周边县市区为主。随着平塘中国天眼、荔波世遗、都匀影视城品牌影响力的不断扩大,省、州政府一系列优惠政策的推出,以及“通道效应”在全州旅游行业迅速释放,很多到黔南的游客选择休闲、个性化的文化体验游、无景点旅游、乡村生态游、康体养生游等形式的自驾、自助游。
龙里油画大草原景区,观光缆车十分忙碌(龙里县文旅局提供)
同时,乡村旅游成效明显,荔波县瑶山古寨景区、贵定县格鲁格桑民俗大观园景区、惠水县好花红村等别具地方特色的乡村旅游景区吸引了众多游客前往体验,场面十分火热。
据悉,“五一”期间,黔南州各旅游景区游客接待量均保持在最大承载量的30%。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记者莫宇
编辑梁晓琳
编审张发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