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6日,记者从都匀市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获悉,年,都匀市将围绕“抓产业”下功夫,推动工业经济突围成势。坚持产业为先、项目为王、效益为本,把产业发展摆在首要位置,把工业作为主攻方向,全力推进产业强市建设。
工人在都匀市绿荫湖产业园区山地车企业开展生产作业。(李庆红摄)
巩固现有产业“夯基础”。全力做好中广核、望江变压器等10户产值亿元以上企业服务,强化资源要素保障,推动骨干企业产值增长5%以上。加快浩森玻璃二期提质扩能等5个重点项目技改进度,助推企业产值增长30%以上。加快西南水泥、立邦环保建材等项目建成投产,积极打造钙全产业链,新型建材产值增长25%以上;借助后疫情时代医药产业快速发展势头,引导广得利、贝斯生物等企业加大技术改造力度,扩大生产能力,新型建材和健康医药两大主导产业产值占比提升至30%以上。持续深化“双培育双服务”机制,完善茶业、矿山、五金、木材、粮油加工等领域企业帮扶机制,推动市场主体由小变大、由弱变强,培育规上工业企业15户、新增产值6亿元以上,规模以下工业增加值增长10%以上。
聚焦风口产业“抢机遇”。助力匀酒厂瞄准百亿级酒企目标,紧盯酱酒风口机遇加快项目二期建设,确保匀酒产量达吨、新增产值万元以上,入选省级龙头企业培育名单。立足都匀风能资源丰富、电力通道便捷等优势,加快推进13万千瓦中广核风电场(归兰、清溪)、15万千瓦国电金元风电场(匀东、沙包堡)、10万千瓦国电都匀阳和风电场等项目建设,积极推动40万千瓦中广核农业光伏电站(青阳、青塘)、15万千瓦中电建光伏电站(沙包堡、匀东)等项目实施,探索推进空气压缩储能项目,做好抽水蓄能电站等项目前期谋划工作,打造都匀百万千瓦级新能源基地。抢抓全省创建数字经济发展创新区机遇,扎实推进都匀大数据聚集区“一区两示范”建设,新入驻企业9家以上,全口径互联网与软服业大数据产业主营业务收入同比增长30%以上;数字中台新接入市场主体家,同比增长62%以上。深入挖掘都匀名特优农产品价值,积极打造都匀预制菜产业园,引进培育行业骨干企业3家以上,推出预制菜单品5个以上,全年生态特色食品产业产值增长10%以上。
匀酒厂区
培育潜力产业“扩增量”。把握国家和省实施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机遇,聚焦铅锌矿、硅矿、煤矿等矿种,推进青山煤矿30万吨/年矿井、大亮锌矿10万吨/年采选等项目尽快投产,推动平浪万吨/年硅矿精深加工、窑沟排重晶石等项目尽快落地。
紧盯平台建设“强聚集”。全力推进都匀经济开发区调位扩区,提升产业聚集和创新能力。加强上级预算内投资等争取力度,优化黔南·广州产业园标准厂房、供排水等基础配套设施。以盛世龙方、蒂菲尔、宏牛等企业为基础,打造生态特色食品、健康医药、轻纺等产业聚集示范点2个以上。推动现代物流业加快集群化、集聚化发展,落地建设都匀快递物流园,入驻物流企业4家以上。发挥粤黔合作共建工业园机制,招引项目30个以上,开发区高质量发展绩效考核力争前进10个位次以上。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梁晓琳
编辑卢泰铭
二审莫宇
三审张发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