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hjnbcbe - 2024/12/15 17:58:00
10月21日,黔南州年高素质农民培育衔接职业技能认证培训班在都匀开班。来自黔南州12个县(市)农村地区的种植大户、返乡入乡农民工以及有意愿从事种养殖人员等约人参加,培训为期13天。此次培训采用了理论学习与外出实训相结合的方式,课程设置极具针对性和实操性,围绕农产品质量安全、畜禽综合防控要点、粮油病虫害防治、种养技术、乡村产业发展、村级股份经济合作社运营管理等内容展开培训,帮助学员们掌握科学的种、养殖技术,提高发展农业生产的积极性,为推动乡村产业振兴奠定良好基础。乡村振兴,人才是关键。今年以来,黔南州坚持“需求导向、产业主线、分层实施、全程培育”工作思路,以“培训一批学员、带动一方农民、助推一项产业”为培育目标,累计培育高素质农民人次,经考试全部合格并颁发培训结业证书,参训学员全部组织参加国家职业技能认定,合格人数人,其中茶艺师50人、农作物植保员人、互联网营销师21人,通过率达81.95%,顺利完成培训目标,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供了有力人才支撑。“三个精准”筑牢培训基础农民需求是培训的导向,精准摸清农民需求、精准遴选班次学员、精准设置培训课程,这是培训准备工作的必修课,也是让培训更“接地气”的基本功。年度高素质农民培育工作,由黔南州农业农村局联合黔南州委组织部、黔南州退役军人事务局、黔南州团委、黔南州妇联等各方加强统筹协调指导、精准策划,在培训前期就拟定了《黔南州年高素质农民培育项目实施方案》,内容主要涉及五个方面:理论课程设置、实训课程设置、培训师资丰富化、管理班主任专业化、班级的管理严格化。实训课程设置前期,组织考察小组到实训基地进行考察,以确保达到最佳实训效果,于年10月16日正式启动培育工作,年11月24日圆满完成所有培育任务。为更好遴选符合条件学员,特别注重青年从业者遴选,州农业农村局联合共青团、妇联、退役军人事务局等部门,推荐乡村好青年、退役军人、返乡创业大学生等新农人参加专题培训班次,设置农村创新创业者培养、乡村治理及社会事业发展带头人培育等内容,培训一批经营管理型人才,提升学员创新创业能力、产业发展能力、乡村建设服务能力。针对种植农户、家庭农场主、生产服务组织等经营主体的生产人员,聚焦特色产业等重点工作,设置农产品质量安全、畜禽综合防控要点、粮油病虫害防治、种养技术等课程,实施分区域灵活组织、分品种专题组班、分技术专家授课、分阶段针对培训,促进农民生产技术技能、产业发展能力、农民素质素养协同提升。“三个注重”提升培训质量始终把提高培训质量作为主攻方向,注重课程设置配强师资队伍、注重训后市场竞争力双证认证和注重后续跟踪解决涉农需求,让农民学员听得懂、学得会、用得灵,不断提升培训质量。“在培训实施过程中,我们注重在‘讲什么’上找重点、‘谁来讲’上下功夫、‘怎么学’上动脑筋,紧贴农民需求开‘菜单’,提前发布培训方案,征求学员意见并进行调整完善”,黔东南州农业农村局负责人介绍。据悉,黔南州高素质农民培训课程设置兼顾“综合素养课+专业技能课+能力拓展课”模块,师资阵容注重“院校专家+政策讲师+农技专家+土专家”组合,课堂教学融合“理论讲解 +案例教学+讨论交流”方式,现场教学采取“观摩交流+实地体验+实践操作”形式,为更加贴近农业生产发展需要,提高实习实训的比重,在田间地头、温室大棚、专业合作社等进行授课,邀请各实训基地技术、服务、管理骨干进行现场指导,培养学员现场操作与实践能力。“实习实训是农民最容易接受的授课方式,‘田秀才’‘土专家’现场解答疑惑,学员更好地把技术应用于实践”,黔南州农业农村局负责人说,“贵州省黔坝米业有限公司、贵州油研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长顺县顺智绿壳鸡蛋产业发展有限公司等16个全省优秀农业示范基地,是我州的金字招牌,参训学员能从基地运营模式、管理规范等学到许多。”除此之外,黔南州积极运用数字化网络培训平台,探索“互联网+培训”网络化培训模式,将技能演示制成视频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