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匀市论坛

首页 » 问答 » 问答 » 观高手竞秀,析教育本质观2019
TUhjnbcbe - 2025/1/8 22:36:00
白癜风的医院 https://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nxbdf/

砥砺前行的黄平民族中学

教育是一个永恒的话题,是实现学生人生价值的重要平台和载体,而课堂教学就像恋爱一样,谈不完、说不尽、道不清,而英语课堂教学就更像是一个中国男人与外国女人谈恋爱一样,文化的冲突更是让老师难解其中,对与错、好与坏、高与低、深与浅,都无法定性课堂的过程与流量,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好的课如同流水一样清澈见底,缓缓流过,让人感受到教育的痕迹与功能,让人体会到教育不可或缺的至高境界。

这次我有幸被聘请担任英语学科组评委,而且受评委组长原清华中学副校长、正高级教师宋文琳校长的委托,在交流会上作了一个评课的分享。通过两天的学习和分享,从9节课同课异构情况来看,尤其是通过课堂观察,对学生和老师的精神状态和思维状态进行量表分析,这9节课总体上来说有一定的实效,老师都付出了很大努力和辛苦,在文体解读上有较深的挖掘,在学生参与和小组合作上有一定的程序,在创新设计上有不同的取材,在思维能力上有一定设计,在语言功底上有很强的话语权,在导入教学突出了一些激情,在语言运用能力上有一定的综合,在文化自信上有一定渗透,在核心素养上有一定的探索。

但是综观整体9节课的课堂整体水平和素质,还存在很大的差距,尤其是教师综合素质非常不平衡,亮点在每个选手都体现了一点点,不能达到聚焦到几个人身上,问题还一定程度上比较突出,这与这次大赛要求和目的来看还达不到,需要我们---尤其是贵州省英语教师更进一步提升自身素质和发展专业素养。我想结合自己的感受谈几点看法和见解,以求内心的平衡和自我学习的内化。

一、英语教学需要真心、真情、真知。

一个老师是不是在开展同课异构过程中有创新思维和理念更新,关键是看这个教师本身的素质,重点是看这个老师的情感在不在学生身上、老师的精力在不在学生身上、老师思考的方向和悟性在不在学生身上,教育来不得半点虚假和麻木,靠的是老师用心做教育、用情关爱学生、用爱引导学生,否则一节课上下来只是完成了任务、敷衍了程序、热闹了气氛、麻痹了听众。我们只有不断地反思自己,反思两个问题“假如我是孩子、假如学生是我的孩子。”从而做到教育真而不假、实而不虚、动而不乱、静而不飘。

教书就是良心工程,需要全体教师用良心办教育,用良知办教育,用良心教书,毕竟做教育是积善积德工程,教好书才是真正的积善积德。传递正能量,做良心教师。教学就是良心的发现,是良知的重启,是自我的完善。我们要做到:”敬畏讲台、敬畏生命、敬畏良知“。无论你是否意识到,你每天都在改变学生!你的手上掌握着一个个学生的前途和命运。一个人工作的态度和为人处世的态度决定人生的成败!一种态度决定一种结果,态度决定高度。优秀是一种习惯,素质不需要提醒!因此英语教师的素质决定了重构英语课堂教学生态的基础,更是培养学生英语核心素养的关键要素。

二、英语教学需要理解核心素养和英语教学规律

核心素养是学生在接受相应学段的教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适应个人终生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它是关于学生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多方面要求的结合体。英语学科的核心素养包括语言能力,思维品质、文化意识和学习能力。英语学习是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以主题意义探究为目的,以语篇为载体,在理解与表达的语言实践活动中,融合知识学习和技能发展,通过感知、预测、获取、分析、概括、比较、评价、创新等思维活动,建构结构化知识,在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展思维品质,形成文化理解,学会学习,塑造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促进英语学科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语言能力、思维品质、文化意识)和两个关键(学习能力和情感态度)。语言能力、思维品质、文化意识互为影响,互相支撑,共同作用。学习能力和情感态度贯穿于英语教学的始终,为语言能力、思维品质和文化意识“保驾护航”,同时这三个方面又能在一定程度上助推学习能力和情感态度的形成和提高,最终对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形成起到关键作用。但是从教学比赛来看,我们大部分选手普遍存在要么对核心素质不理解、不知道、不熟悉、不清楚,即使知道,也只是一知半解,不会运用、不会设计,导致了忽略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没有按照发散性思维、逻辑性思维、批判性思维能能力的培养路径进行思维设计,如有老师设计了有思维能力训练的内容或环节,但是老师在教学过程中无法掌控,导致流于形式,或者是完全老师的预设进行教学,没有一点生成的课堂教学气味,更谈不上思维能力培养。大部分老师都忽略了语言学习的基本规律,对英语学习的输入输出的语言规律掌握不到位,难以达成一致。同时大部分老师忽略了听说读写综合技能的运用,英语是一门工具,是学生学习的工具,许多老师只是简单地进行了程序性的教学,忽略了英语教学的功能和目标,没有把听说读写综合技能同时运用或才交互运用,否则是单一的语言形式和功能。

三、英语教师需要锤炼教学设计的基本功

英语教师基本功是影响学生英语学习的关键要素,但是从9节课来看,英语老师的综合素质有待进一步提升和发展,就连最基本的板书、发音、教学程序、评价语言、课堂思路等都没有形成,达不到要求。尤其是对文体的解读能力挖掘能力达不到,许多老师都或多或少存在忽略了文体解读和挖掘,对教材理解和课标理解不到位,存在不深不透。没有把阅读教学作为主要任务来完成,我们一定清醒认识到,这是一篇阅读文章,阅读的功能是提高阅读能力、吸取阅读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一些老师对小组流于形式,表面上很热闹,但实际上学生的小组合作是在老师牵着走,没有真正达到学生自主参与和激发学生内在学习动力,存在忽略小组合作的功效和目标,许多小组合作流于形式,没有讨论起来,没有达到真正目标。英语教师需要BODYLANGUAGE的综合运用,但上课教师大部分都忽略英语教师身势语的运用,只有一两老师是带着微笑进教室的,大部分老师都是没情感的传递和渗透,情感干巴巴的,达不到有效情感交流的目的,没有把英语教师的基本的语言功能和语言目标完成,导致英语学习无效性。

四、英语教学需要树立和传递中国文化自信

英语是一门工具,是一门外来语言,文章内容不管怎么学习和教学,它还是有着文化的来源和传递的。美国社会学家D.R.Tucher和W.E.Lambet对教语言而不教文化的现象有这样的看法:“我们相信,任何这类企图都会令学生失去兴趣,使他们不仅不想学习语言,也不想了解使用这一符号的民族,相反帮助学生在学习语言时提高对文化的敏感性,就可以利用其想了解其它民族的兴趣和动力,……从而提供了学习该民族语言的基础。”语言与文化是一对“连体儿”,没有脱离文化的语言,也不会有纯粹脱离语言的文化,两者互为形式、互为内容。语言是外壳,文化是实质;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它所承载的是厚重的文化;文化是语言的内容。从大文化的角度看,语言的形式、语义、语法、语用本身也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说,语言是文化的,文化是语言的。美国语言学家EdwardSapir在其著作《语言》一书中指出:“语言的背后是有东西的,而且语言不能离开文化而存在。”同时EdwardSapir还对文化与语言作出衍生的解释:“文化可以解释为社会所做的和所想的,而语言则是思想的具体形式。”邓炎昌、刘润清编著的《语言与文化》一书中指出,“文化”是一个社会所具有的独特的信仰、习惯、制度、目标和技术的总模式。语言与文化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理解语言必须了解文化,理解文化必须了解语言。只有对西方文化背景知识具有一定的了解,学生才能把握英语的语言本质和思想内涵,才能更准确地运用英语进行跨文化的交际。因此,英语教学离不开文化。学习一种外语不仅要掌握语音、语法、词汇和习语,而且要知道这种语言的人如何看待事物,如何观察世界;要了解他们如何用他们的语言来反映他们社会的思想、习惯、行为;要懂得他们的“心灵之语言”,即了解他们的社会文化。实际上,学习语言与了解语言所反映的文化是分不开的。西方的优秀文化我们可以学习和传递,但更多的是通过对英语的学习,让学生更多了解和传递中国的优秀文化,让学生促进对中国文化的自信,这是关于奥运会的阅读材料,我们许多老师只是就阅读而阅读,就材料而材料,就文体而文体,没有真正达到对文化的渗透力的培养和形成。文章应该更好地设计出让学生通过对奥运会的学习和掌握,引导学生思考“中国为什么能举办奥运会”、“中国还有哪些城市具有举办奥运会的能力和实力”等等类似的话题和讨论内容,从而达到树立学生文化自信。

总之,这次活动是一次很好的教育交流和分享的大会,更是一次英语教师心灵互动的机会,也是思想火化碰撞的盛宴,感谢金太阳教育集团和都匀一中的联合举办,更要感谢黔东南州教育局、黔南教育局、毕节教育局等部门联合主办。

英语教学需要的是思维能力的培养,更需要的是对中国文化的提升。

英语教学倡导的是核心素养的挖掘,更需要的是教师基本功的内驱。

主办

贵州省黄平民族中学

总编

李小平

主编

沈成华

副主编

杨杉吴光辉吴绍祥

编委

辜华清杨凯婧吴明星李启钊潘斌

本期编辑

吴明星

作者

李小平

联系电话

-

投稿邮箱

hpmzxczx

.
1
查看完整版本: 观高手竞秀,析教育本质观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