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刘延美,年8月,我作为墨冲镇人社服务中心主任被选派到凤凰村任包村组长、年8月任驻村队长。至今还记得在去村里的路上那种雀跃的心情,接触与机关单位完全不一样的工作,整个人特别兴奋。
凤凰村由16个自然寨组成,村与村之间最近也有5里路的距离,放眼望去,除了山还是山,荒无人烟,全村最年轻的劳动力也已近50岁了,常住的基本是老弱病残。更让我惊讶的是,在网络高度发达的今天,这个村有些地方连手机信号也没有,要想打个电话必须得爬到组长家房顶上。
凤凰村组组通公路一景“既来之,则安之”,我开始沉下心来思考该怎么迅速进入角色。熟悉扶贫政策是第一位的,只有熟悉了才知道该如何上手,修路、修建串户路、“就业扶贫车间”、凤凰山茶、扶贫先扶智、养殖脱贫这六个概念进入了视野。
“要致富,先修路”,我看着村民们时常肩挑担抬地走在窄小坑洼的泥巴路上,心里非常着急,路不通,村民做什么都困难。我和村干部们商议,在得到上级部门大力支持后,发动群众投工投劳,集资硬化良亩村平寨组至凤凰村村委会路段的道路,把原来不足3米的泥巴路扩成现在4.5米的泥石路面,解决了村委会通向1、2、3组方向的交通问题。开挖凤凰村至河源村、凤凰村至凤鑫村的连村道路工程,解决了广大群众来往不便多绕弯路的难题。积极向上协调争取基础设施项目建设,我向协包单位都匀市国税务局申请资金2万元,协调水泥、群众集资完成二组至三组长80米,宽3.5米的断头路建设,年12月,全村8个小组共修建“组组通”公路15.5公里。
现在的凤凰村,道路宽阔,四通八达,每天来来往往的车辆往返于各个寨子,静谧的大山里因为奔跑的汽车显得很有生气。村民们自驾返工,学生们坐车直返校门,老人们笑着说道:“凤凰村的路修好了,山窝窝里飞出去的‘凤凰’更多了。”村民进出方便了,经济发展迈上新台阶。
凤凰山茶叶种植一景凤凰村八组的“组组通”公路在年以前就完成了硬化建设,现在每家每户路都通了,基础设施完善了,我要求全寨群众必须动起来,把环境卫生做好,把寨容寨貌形象提升,打造成一个安居乐业的最美村寨,让大家住起来舒服。
我带领驻村工作队员和村“两委”认真组织了调研,发现村里的贫困户们的致贫原因受主客观因素制约,我从分析致贫原因入手,认真研究切实可行的对策,下决心一定要啃下这块硬骨头。利用都匀市委组织部壮大村集体经济启动资金10万元在凤凰村建立《都匀市凤凰民族商贸有限公司》,打造了“就业扶贫车间”,开展木串珠汽车坐垫、藤椅的编制,增加木柴附加值,实现贫困人口增加收入,该车间共吸纳贫困人口60人,每人每月增收-元左右。
刘延美(右一)帮村民采摘茶叶年10月,我就带领全村群众种茶,利用退耕还林项目发展种植茶叶余亩,年3月我又申请都匀市毛尖茶集团公司支持茶叶苗万株,扩大种植余亩,凤凰村现有茶园余亩。
我的扶贫经历,对我是一笔宝贵的财富,教会了我很多为人处世的道理,让我无形之中将乐善好施当成了一种习惯,也让我更有激情凝聚更多的力量去帮扶。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心,我们的国家会变得越来越美好。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顾彦君整理
编辑王琳
编审王璐瑶杨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