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匀市论坛

首页 » 问答 » 问答 » 都匀市1133发展模式构建城中村经济
TUhjnbcbe - 2025/1/28 1:10:00

都匀市城区沿剑江河呈南北带状分布,北部沙包堡街道、南部小围寨街道是典型的城中村集中分布地区。随着新型城镇化的不断推进,为充分发挥区位优势,进一步整合辖区优势资源,增强经济发展动能,近年来,都匀市严抓以沙包堡街道黄莺村为代表的城中村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优化的市区发展“压轴难题”,借力“村社合一”项目,因地制宜,通过明确目标、建章立制、整合资源、靶向发力,探索出“”发展赋能模式,带动村集体经济稳步增长,构建城中村经济发展加速带。

都匀市沙包堡街道党工委到村开展村集体经济发展规划指导

明确“1”个核心目标

黄莺村在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有效衔接乡村振兴上,始终明确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这一核心目标,紧紧围绕该目标对本村要素禀赋、发展短板进行全面梳理和综合分析,贴合各村情实际,找准尽最大限度有效盘活辖区闲置资产资源的发展定位,形成村委会办公大楼外包经营、七星城农贸市场、红叶小区便民市场后续建设的“一楼两市场”项目主体格局。

引进铂客酒店承租村委会大楼

完善“1”套内控机制

进一步健全“村社合一”组织建设,完善村集体经济发展配套制度,实现一套稳定可控的内部管理机制。年3月,按照沙包堡街道党工委的安排部署,黄莺村成立村集体经济合作社,吸纳村民“变”股民,共计户人;合作社理事会成员共计12名,党总支书记兼任理事长,理事会定期召开会议,研判项目发展情况,规划整体经济发展,重要事项召开股东大会决议;社内另聘2名会计,财务情况按月公示,实现村集体经济合作社收支公开透明。

整合“3”类有效资源

黄莺村在城镇化历程中主要分化出三类资产资源,按所有权划分,分别是村集体自有资源、已征未用的国有资产、农户资产。依托村集体经济合作社,进一步梳理闲置资产资源,根据各类资产特性,实现对闲置资源的有效配置。

七星城农贸市场内正在采购的群众

村集体自有资源。采取改造建设、外包经营形式对亩零散分布的村集体土地资源有效盘活。对于地理位置临近市区的土地,由于呈“小散乱”分布,已不适于作为耕地,遂充分利用土地区位优势,一部分将其改造为停车场、农贸市场。一部分,采取外包经营形式,引进中小微企业进行承包;对于位置偏僻的土地,承包给本村农户进行茶产业发展,有效盘活荒坡废地。

已征未用的国有资产。约60亩已征未用的国有土地资源零散分布在辖区,同样采取改造建设、外包经营形式对其进行整合利用。此外,七星城小区约45个国有资产门面因历史遗留问题被农户占用,目前,黄莺村已将其作为村集体经济发展的难点问题纳入规划,预备联合职能部门对门面权属进行重新划归,由黄莺村对流失门面统一管理。

采取入股分红形式整合红叶小区闲置门面统一出租管理

农户资产。由村集体经济合作社牵头,采取入股分红形式整合搬迁农户闲置门面资产,红叶小区共计90个门面由村合作社统一管理,利用都匀一幼、都匀二中、实验小学分布在小区周边的区位优势,引进午托班、教育培训中心对门面进行承包。

构建“3”种经营模式

因地制宜,创新探索出“村社自营模式”“社+社联合经营模式”“社+企业合作共营模式”等三种经营模式,充分把握市场运转规律,实现辖区资源资产配置的效用最大化,以黄莺村集体经济合作社为轴心构建村与农户、村与村、村与企业“三方两两”利益联结。

黄莺村集体经济合作社股东合影

村社自营模式。年5月,村集体经济合作社整合七星城闲置土地资源平方米,劝导路段流动摊点逐步迁入,从而打造七星城便民农贸市场,项目投资36.5万元,设置摊位51个,集猪肉、蔬菜、百货、水果等行业经营,满足辖区周边广大经营户开展经营、提供保障。该市场建设带动就业人数余人,目前实现村集体经济收入20万余元。年7月,整合农贸市场周边平方米闲置土地,打造农贸市场配套停车场,设置停车位个,按每小时2元,每月-元进行收费,累计盈利10元。

社+社联合经营模式。年10月,将村民日常采买的生活需求与环境治理、经济发展有效衔接,顺利与剑江村集体经济合作社达成合作,通过整合红叶小区周边闲置土地0平方米,打造红叶小区便民农贸市场,项目投资5万多元,带动就业人数人,目前实现收入2万元。

村支两委利用村集体经济收入走访慰问村老年群体,解决该群体实际困难

社+企业合作共同经营模式。采取公开招租、外包经营形式,对外招商引资,积极引进浩源花卉零售批发店、铂客酒店、金都汽车驾驶学校、亿利佳涂料建材有限公司等共计12家中小微企业,实现对闲置资源资产的有效配置,以铂客酒店为例,村合作社通过公开招租将村委会办公楼1-7层承包给铂客酒店,每年增收56万元;以亿利佳涂料建材有限公司为例,引进企业带头人不仅帮助村合作社实现每年5万元的增收,更对所承包的0平方米空地进行彻底整治,改善了原本沦为卫生死角的环境面貌。

整合土地资源打造七星城停车场

通过“”发展模式的探索运用,黄莺村集体经济不断发展壮大,截至目前,全村集体经济累计超过万元,收入所得一部分作为留存收益维系村集体经济合作社运转,另一部分以帮助股民全额交纳城乡医疗保险形式实现项目分红,自年起,累计交纳城乡医疗保险费用万元。下一步,都匀市将加强成果运用,立足各村发展实际攻克难点,借鉴黄莺村“”发展模式经验,打好村集体项目后续建设基础,借力区位优势,引进优秀企业合作共营,切实解决村民群众就业问题,提升生活质量,实现从城中村到城中景的幸福变迁。

通讯员徐航航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梁晓琳

编辑莫宇

编审张发扬袁鹏

1
查看完整版本: 都匀市1133发展模式构建城中村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