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都匀市文化馆,都匀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以崭新的面貌出现在眼前。
为推动党的群众工作落地落实,都匀市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以牢记嘱托、感恩奋进为主线,围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全面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
打造三级文明实践阵地全面构筑温馨家园
市级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设在市文化馆,加挂都匀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牌子,安排专人负责文明实践工作,设置文明实践工作展示厅,展示全市域文明实践工作实施情况。
围绕五大平台体系建设,在市有关直属单位分别设置新时代文明实践理论宣讲、教育服务、文化服务、科技与科普服务、健身体育服务文明实践点,打通服务阵地与中心工作联系,根据群众需求、建立服务台账、设计志愿服务项目,深入基层开展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
建设镇级新时代文明实践所。整合道德讲堂、农民(市民)讲习所、乡镇精神文明活动中心、文化站、乡镇(街道)政务服务大厅等阵地,设置多功能文明实践培训室、志愿服务活动室等。
建设村级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整合村级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农家书屋等资源,设置文明实践站活动阵地,设计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项目,常态化开展志愿服务。
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注重开展宣传教育和引导群众实践参与相结合,致力实现教育和实践的良性互动,让农村群众在乐于参与、便于参与的活动中感悟美好生活、提高自身素质。
建立志愿服务组织体系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
志愿服务是开展文明实践活动的主要形式,都匀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着力构建科学完备的文明实践志愿服务组织体系。把志愿服务作为基本方式,把志愿者作为文明实践活动的主体力量。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总队设置8+N专业志愿服务队伍,8即理论政策宣讲、文化文艺服务、助学支教、医疗健身、科学普及、法律服务、卫生环保、扶贫帮困8类常备队伍。N是指若干具有自身特色和优势的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队。
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开展活动。用好市级乡村振兴指挥作战体系、广泛发动和引导群众参与文明实践活动,围绕产业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等内容,设置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项目,在巩固脱贫攻坚成效的同时加强乡风文明建设,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
着眼地方特色文化开展活动。探索尝试将宣传新思想与民族山歌、舞蹈、相声、小品、绘画、刺绣、蜡染等优秀民族传统文化传承和发展相结合,采取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让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人心,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
针对群众需求开展活动。针对独居老人、留守儿童、残障人士、特困人员等特殊群体,提供点对点、一对一服务,帮助解决实际困难,切实增强文明实践志愿服务工作的实效性、吸引力和感染力。
营造温馨氛围、打造文化盛宴、聚焦群众所思所盼……都匀市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为依托,使之逐渐成为人们学习理论政策的学校、丰富文化生活的舞台、倡导移风易俗的平台,推动文明新风吹进百姓心田,不断为百姓带来的新气象新成效,开启群众的新生活新风貌。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杨鸿新
编辑梁晓琳
编审张发扬莫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