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0日,由国家民委带队的考核验收组在都匀听取黔南州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州情况汇报,一致认为黔南州创建工作富有特色,成效显著,探索出了一条符合黔南实际的自治地方创建之路,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提供了黔南样本。据悉,此前考核验收组深入了黔南州的龙里、福泉、都匀等五个县(市)的社区、学校、机关、企业和农村等9个示范点,通过实地考察、群众评议、个别访谈、听取汇报等方式,对黔南州创建工作开展情况进行了全面深入的了解。
据悉,从年正式启动创建活动以来,黔南不断把创建工作与脱贫攻坚、基层党建、民族文化、社会治理以及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和民贸民品企业等深度融合,最终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四个五(突出五个环节、打好五大战役、培塑五大载体、强化五大建设)黔南创建做法。
资料显示:五年来,黔南地区生产总值从.54亿元增加到.59亿元,年均增长13.7%,经济发展综合测评连续五年位居全省前三,位列贵州排名第一方阵。全州经济总量在全国30个自治州中,从年的第9位跃升到第5位,总体小康程度达到95%,民族团结和睦指数和民族团结进步指数均达%。脱贫攻坚全面推进,民生福祉日益改善,少数民族干部占比高达总干部数的56.7%,民族事务依法治理能力不断提升,平等、团结、和谐、互助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进一步巩固,民族团结一家亲理念深入人心,政治生态更加风清气正,激发了各族群众强大的精神动力,促进了全州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示范创建红利凸显。
实地走访和听取报告后,考核验收组给出了明确答案,认为黔南州的创建工作富有系统性、创造性、时代性,特色鲜明、亮点纷呈、品牌迭出,取得实在成效,创建工作的引领作用和品牌效应日益增强,呈现出经济体制增效、文化繁荣发展、社会和谐稳定、生态持续改善、群众获得感增强、各民族亲如一家、干部群众激情满怀的良好局面,探索了一条符合黔南实际的自治地方创建之路,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提供了黔南样本。
□延伸
黔南四个五工作模式
五大环节:顶层设计、组织领导、力量整合、人才培养、督促检查五大环节
五大战役:经济跨越攻坚战,基础设施大会战,脱贫攻坚大决战,民生改善持久战,生态建设保卫战。
五大载体:培塑精神标杆,培塑宣传高地,培塑九进阵地,培塑文化品牌,培塑示范典型。
五大建设:强化民族事务治理,强化宗教事务管理,强化基层组织建设,强化民族法制建设,强化平安黔南建设
贵阳晚报全媒体记者张仁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