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匀市论坛

首页 » 问答 » 地理 » 我的扶贫故事关心群众的冷暖,是我的第
TUhjnbcbe - 2025/2/28 17:52:00
中科白癜风暖心公益活动 https://auto.qingdaonews.com/content/2018-06/26/content_20140182.htm

我是共产党员,舍我其谁!

我是潘光育,年3月,经个人报名、单位推荐、组织批准,我从黔南州自然资源局派驻都匀市毛尖镇摆忙村担任第一书记,开展同步小康驻村帮扶工作。
  驻村工作的这段时日,对家人,我心里十分愧疚。驻村前,父亲因患脑疾曾3度住院,在农村老家年迈母亲地陪护下居家保守治疗。但我驻村后不到2个月,父亲就去世了,父亲临终前我也来不及在身边尽孝,每每想起,我心中总是无限愧疚。儿子就读高中,妻子在三都县开行民办幼儿园,因患乳腺瘤,常常身体不好,甚至身体发病时悄悄独自一人去住院输液。  
  

潘光育(右二)入户向农户宣传政策

脱贫攻坚任务艰巨,工作千头万绪,聚少离多自然是家庭生活的常态。每当自责,妻子总是回应同一句话,“你是第一书记,脱贫攻坚任务与家庭琐事相比,我们知道孰轻孰重,不必挂念!”,一次又一次地增强了我勇于担当的驻村帮扶责任意识。
  脱贫攻坚是一项光荣而艰巨的任务和使命,我始终坚信着,群众利益无小事,只要用心用力用情去帮助,视贫困群众为亲人,带着感情去工作,就能赢得群众的真心相待,也只有这样群众才能有真正的获得感。
  坚持边学边干,增强服务能力。通过入户走访、召开院坝会、发放政策资料等方式,全面加强脱贫攻坚政策学习宣传,做到家喻户晓。自己作为第一书记,不能等同于一般结对帮扶责任人,我面对的是全村的贫困群众,所要做的不仅是政策的传播者,更是他们的精神引导人。引导他们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牢固树立“幸福是靠奋斗出来的”的发展理念,增强他们脱贫致富的信心和决心。  
  

潘光育(中)为困难老人送食用油坚持每月遍访,及时化解难。驻村三年以来,我坚持每周五天四夜住在村里,并坚持每月一次对全村九个村民小组户贫困户逐户进门访问,深入了解村民生产生活状况。在走访过程中了解为未脱贫户制定的帮扶措施准不准,如期脱贫还有什么困难;对脱贫不稳定户注重看脱贫措施牢不牢,脱贫成果稳不稳,还有没有返贫风险;对边缘易致贫户注重看因病、因灾、因学、因残造成的实际生活困难,有没有致贫风险,并认真做好遍访记录,定期组织召开村级研判会,做到措施到户、因户施策、责任到人,及时化解风险。
  坚持为民办实事,切实解决实际困难。我积极争取派出单位支持,产业扶贫发展风险资金元;村级会议室桌椅及音响设备价值元;“村民自建”土地整治项目资金.74万元,建成高标准农田面积.05亩;光坡土地整治项目投资.54万元,项目建成后可新增耕地面积.43亩,年新增粮食产能66.81吨,村级合作社获项目管理收益12.8万元。  
  

潘光育(左一)走访困难难老人在非洲猪瘟、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中,主动担负起属地防控工作的重要责任。组织“两委一队”干部设置防控卡点,轮班值守,实行出入人员、车辆、食品进行排查,建立台账,及时上报信息,走村窜户,广泛宣传,提高村民的防控意识。在抓好疫情防控的同时,深入贫困户家中,了解家庭成员务工意愿,引导群众有序开展复工复产,确保“三类”人员家庭实现每户至少1人以上就业。  
  三年来,自己身体力行,用真心赢得民心,用实干赢得赞誉,顺利完成了脱贫攻坚“三年清零”行动计划。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顾彦君整理

编辑徐然

编审杨仪施昱凌

1
查看完整版本: 我的扶贫故事关心群众的冷暖,是我的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