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白癜风治疗 https://disease.39.net/yldt/bjzkbdfyy/00:月26日,黔南州都匀市墨冲镇良亩村,冬日暖阳暖暖地洒在田野上,一群嬉戏的鸭子激起了六硐河柔柔的水波。河水就这样温柔地拥着边上的大坝。大坝里,白花菜、白菜在工人的精心呵护下,茁壮成长。良亩村党总支书记肖玉红告诉记者:“我们这里是粤港澳大湾区蔬菜保供基地,是粤港澳‘菜篮子’。”蔬菜基地。墨冲镇供图良田坝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种植基地所在的良亩村地处“两高”沿线,距都匀市中心27公里,交通便利。境内青山秀水,气候宜人,土地肥沃,具有优越的自然、生态、交通环境,是蔬菜生长适宜区之一。肖玉红介绍,“得益于优越的自然条件,当地很早就开始了蔬菜种植,但都是群众自己种,不成规模。”年,都匀市引进贵州珠江源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采取“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模式,在良亩村流转土地余亩,开始连片规模化示范种植蔬菜。年,基地获得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生产基地认证。自此,良亩村的蔬菜跨越山海,奔向粤港澳大湾区。蔬菜基地里,蔬菜葱葱郁郁。王维维摄作为黔南州首批获得认定的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生产基地,这里对蔬菜的品质要求近乎严苛。珠江源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李艳告诉记者,公司在质量管理体系严格按照国家标准要求,建立了一系列的质量管控制度、蔬菜基地管理制度、化学投入品控制制度、产品质量追溯制度等相关管理制度,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公司建设了立方米的冷库、平方米的蔬菜分级包装车间、信息中心,还配备了质量安全视频监控设施、农残检测室,基地水电路、机耕道及喷滴灌等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打下了无公害蔬菜生产基础。”李艳说。黔南州蔬菜专家试验站专家、都匀市农业农村局高级农艺师朱子丹告诉记者:“我们成立了省州专家工作站,对蔬菜种植基地和企业提供定期的技术指导与服务;还为基地务工群众提供技能培训,确保从产地环境、生产管理、采后处理、产品抽检等各个环节严格把关,为粤港澳大湾区市场提供优质的农产品。”蔬菜基地里,村民正在除草。王维维摄如今,基地根据粤港澳大湾区市场需求,采取套种、接茬换种、轮作等多种高效种植模式种植茄子、节瓜、苦瓜、南瓜、豇豆、西红柿、西葫芦、白菜、花菜、西兰花、香细菜、豌豆、菜苔等10余种精品蔬菜,保障一年四季都有不同的新鲜蔬菜送往大湾区。“蔬菜采收旺季,每天有40多吨蔬菜运往大湾区。一年平均每天要发20来吨蔬菜去大湾区。”李艳说。稳定的市场需求,让基地每年为群众提供个固定岗位,稳定增收。51岁的村民李国香从基地建立工作至今,如今是小组长,带领20多村民在基地上班。“我们种出来的菜,能送到大湾区市民的餐桌上,我很自豪。”李国香说。去年,让李国香高兴的是,基地又有了新变化,“村里依靠基地,打造了研学基地,好多学生都来玩,热闹得很。你看,就在基地旁边。”顺着李国香手指的方向,记者看到一个占地余亩的农耕研学教育基地。研学基地一角。王维维摄良亩村驻村第一书记康先武告诉记者:“蔬菜基地环境好,设施好,村里就在年9月依托基地优势,不仅与多家学校及研学项目公司合作挂牌,还与黔南广播电视台‘你好少年’栏目共同打造升级,建成了这个集青少年民族文化研学、农耕文化研学、农业观光游、周末休闲游、亲子游等各项内容于一体的全方位、多元化农旅研学教育基地。”在农旅研学教育基地,记者看到,农耕文化综合展示厅、农耕体验区、现代农业参观区、农村生活体验区、综合体验工坊、寻梦亭自然游学区、农业采摘体验区、农业采摘体验区井然有序,各具特色。研学基地里,同学们开展活动。墨冲镇供图在农村生活体验区,银色的钢棚下,50口土灶一字排开,学生们可以感受动手做饭的快乐;在农耕体验区,孩子们可以种菜,感受劳动之美;在综合体验工坊,孩子们可以体验陶艺、茶艺、缝纫等手工,培养动手能力……“不仅如此,研学基地还安排了‘陆基高密度养鱼’‘水肥一体化智能灌溉生产大棚’现代农业科技项目观摩,让学生感受科技的魅力。”康先武说。研学基地建成以来,共吸引12所中小学幼儿园00余名师生开展农耕研学活动,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30万元。研学基地里,同学们开展研学比赛。墨冲镇供图“我们正在对基地进行提质改造,增加红色文化体验区、种子博物馆、军事训练基地、水族剪纸手工坊等,预计年底完工。”康先武说。墨冲镇副镇长尹之予说:“未来,我们将继续打造好粤港澳‘菜篮子’保供基地,在拓展青少年民族文化研学游、周末亲子游、农业观光游、农业专业培训等方面持续发力。”六硐河静静流淌,一个提质升级的粤港澳大湾区蔬菜保供基地正在拔节生长……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梁晓琳王维维编辑胡桅可二审杨韬三审覃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