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hjnbcbe - 2025/5/10 17:39:00
“举国合力,脱贫攻坚。能参与我国的这场世纪之战,尽一份心出一份力,是这个时代每个年青干部一生的荣幸。值得庆幸的是,我参与了,虽然不是从起点开始,但是我参与了,我见证了,我尽力了!”我叫柏章兰,是贵州省都匀市绿茵湖办事处文明村驻村工作队长,这是写在我工作笔记上的一段话。
“年轻干部要起而行之、勇挑重担……”脱贫攻坚这场世纪之战,没人能置身事外,帮助贫困群众致富奔康,是党员干部的光荣职责。
从年开始,我就有了结对帮扶对象,开始加入脱贫攻坚战。到年,在包保的4户贫困户还没脱钩的情况下,我又被组织派驻文明村,成为驻村工作队长,带队驻进文明村。于是,一边放心不下我在斗篷山村、坝固村的结对帮扶对象,一边又在做好文明村的脱贫攻坚工作,一户都不能丢,走访、调度、协调,一样工作都不能落下,我经常在三个村来回跑。柏章兰(左)慰问贫困户进驻文明村后,我早出晚归,走进群众家中,来到田边地角,同群众拉家常、摆政策,力所能及地解决群众的所需所盼。
驻村一年多的时间里,我深入村组走访群众余户,第一时间帮助他们协调解决“急难愁盼”问题。二组76岁的贫困户徐廷荣无儿无女,老伴去世后一人独居,她曾多次到村里反映无人赡养、生活自理困难。我了解到这一情况后,带着包村干部和网格员到老人家中,协调处理她的赡养,当场让其侄子罗宇扬签订赡养协议,解决了老人的后顾之忧。柏章兰到大冲山水库了解缺水情况八组的贫困户陈天象因精神有问题,且爱攻击靠近他的人,因没办法帮他拍照和采集指纹,他的身份证和残疾证一直没有办理。我了解这个情况后,就去医院帮陈天象照相,又去请派出所民警来帮他采集指纹,然后掏钱帮陈天象把身份证、残疾证办好,现在他每月能够领到50元的护理补贴。
四组贫困户刘朝林丈夫已去世,现在她一个人既要供养在昆明理工大学读书的儿子,又要照顾在瓮朗小学读书的女儿,经济挺困难。走访中了解到这一情况后,我立马联系都匀凯鑫公司刘总请她帮忙资助刘朝林儿子上学,目前凯鑫公司已资助其子学费余元。
“脚下沾有多少泥土,心中就沉淀多少真情。”在扶贫工作中,我用心去跟群众交流,用真情去为他们办事。真情换来了群众的认可和对我们扶贫工作的支持。柏章兰(左)到杨柳街看望边缘户罗锡凤今年1月26日,我正在老家陪父母过年,突然接到单位的电话要求27号必须到村里组织开展疫情防控工作。我告别父母连夜开车赶回都匀,第二天带领文明村干部和全体驻村队员,深入全村开展疫情防控宣传、设卡拦截进出人员、排查务工返乡人员、入户为群众测量体温、统计报送信息等等抗疫工作。疫情期间我们共深入村组摸底排查余人次、测量体温余人次,宣传疫情防控知识20余次、发放和张贴宣传资料余份,防控卡点值班值守40余天,并为助力疫情防控两次带头捐款余元。
疫情期间我儿子正在紧张备战高考,由于每天都要到村里开展疫情防控工作,没有时间管儿子吃饭和学习,于是把年迈的母亲从老家接来帮忙照顾儿子。我每天披星戴月,早出晚归,与村两委干部和群众坚守在防疫一线,没有周末,更没有时间陪伴母亲。为了减少对母亲的愧疚,为了能够多有点时间陪伴母亲,周末,我带着母亲一起去走访贫困户,晚上带着母亲一起去办公室加班。柏章兰(左二)带着母亲(左)走访群众记得有一次去走访贫困户的路上,我跟母亲说,“妈妈,我一个月至少要来贫困户家两次,基本上每次都会买东西给她们。”母亲假装生气地说,“我看你对贫困户比对我和你爸爸还好,你一年都没有回家看我们几次,却每个月都来看他们......”我知道母亲是个明事理的人,不是真的生气,但我能感觉到她是在吃醋,于是我感到更加内疚。从驻村开展脱贫攻坚工作以后,我回家的次数明显减少了,有时甚至连母亲生病都没有时间回去看望。可以说,作为一名脱贫攻坚工作者,我是称职的,但是作为女儿和母亲,我是不称职的,陪伴家人的时间太少太少。那天带着母亲去到龙明芬家,龙阿姨拉着母亲的手说,“姨妈,感谢你哦,你养了一个好女儿,你家姑娘良心真好,个个月都来看我们,买东西给我们吃......”这时母亲脸上露出了灿烂的笑容,我知道她是为我感到高兴和骄傲。柏章兰(右)到医院看望贫困户龙明芬虽然担任文明村驻村任工作队长,但我在斗篷山村和坝固村帮扶的4户贫困户没有脱钩。上班期间要统筹安排文明村的脱贫攻坚工作,所以到斗篷山村和坝固村走访帮扶户的时间只能安排在周六和周日。
自年结对帮扶4户贫困户以来,我累计入户走访贫困户余次,为贫困户解决困难和问题20余件,自掏腰包购买衣服、水果、糕点、肉、油等生活慰问品折合资金余元。柏章兰(中)教贫困户扫健康码人心换人心,群众心里有杆称。经过近四年的走访帮扶,几位帮扶对象从最初的吃饭不理、狗咬不管、买几个土鸡蛋都要算得清清楚楚,到现在去到家非要拉着我吃饭,有时碰上他们杀猪、磨豆腐,还非要给我装点带回来……
一年多来,在我的带领下,文明村支两委干部和驻村队员,始终以饱满的热情和高度负责的态度,认真履行帮扶责任,扎实做好脱贫攻坚工作,积极为群众办实事、解难事。文明村的贫困发生率从原来的7.1%降到0,文明村脱贫攻坚各项工作得到办事处领导的肯定,驻村队员的工作态度、服务水平也得广大群众的高度评价,全村广大群众对脱贫攻坚工作和村支两委工作的认可度、满意度大幅度提升。
虽然在驻村工作的多个日日夜夜里,我没做没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但是,正是这些不起眼的小事情,帮助解决了老百姓“天大”的问题,拉近了群众与干部的感情,树立起党员干部在群众心中的形象。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梁晓琳整理编辑肖慧编审杨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