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冬时节,记者驱车驶向黔南州都匀市归兰水族乡最南边的大定村,绕过崎岖的山路,映入眼帘的是一幅静谧的山水画。
连绵起伏的群山之中,黛瓦房屋若隐若现,涓涓细流清澈透明,站在半山腰往下看,目之所及,山泉水经过水渠绕田流淌,一块块、一垄垄生长茂盛的海花草从村边绵延至山间,宛若大山的绿腰带。
归兰水族乡大定村内,一垄垄海花草从村边绵延至山间。
归兰水族乡大定村宛如一副静谧的山水画。
10月28日一早,大定村村民罗绍付便背上竹篓,穿过阡陌纵横的水田,走到自家地前,将长势喜人的新鲜海花草连根拔起、投入竹篓,并带到村里空地抛撒晾晒。
“种植海花草技术门槛低、种植成本低,效益还很高,过去谁能想到‘种草’还能富起来,现在每年收入比种水稻时多了10倍不止,原来这金饭碗就在家门口哩。”罗绍付看着手里的海花草嘴角止不住地上扬。
村民正在晾晒刚采摘的海花草。
过去,与罗绍付一样,大定村家家户户一直以种植水稻、油菜和玉米为生,虽勉强能解决温饱,但日子总过得紧巴巴。
守着好山好水,却找不到发展前景,一方水土富不了一方人,村支两委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如何将这绿水青山化为金山银山?这始终是压在大定村村支两委心中的大石头。
年,大定村村支书罗泽鑫在隔壁乡走亲戚时发现海花草产业发展得风生水起,“我们村山上自古就有海花草,也一直有收购商来收,为何我们不扩大种植面积,让这绿水青山变成大伙的金山银山呢?”罗泽鑫恍然大悟,这村民眼中不起眼的“平常之物”也许正是大定村致富的关键。
说干就干,罗泽鑫自己先做起了“功课”,他发现海花草喜冷喜阴喜锈水,大量种植可涵养水源、吸附水中的杂质和重金属,是修复生态、建设地碳汇功能的重要产品,同时,其用途广泛,可用作军用急救包、代脱脂药棉、辅助花卉养殖等,拥有十分广阔的市场。
在海花草产业发展带动下,归兰水族乡部分乡亲们的生活得到了实实在在的改变。
大定村海拔高,平均气温较低,水质是人们说的锈水,种植水稻量低质差,改种海花草后可变废为宝,“这真是一手抓绿水青山,一手抓金山银山的好法子。”罗泽鑫显得信心满满。
随即,他拉上村主任走街串户算起“致富帐”:村里因水质问题种植水稻每亩产值远低于元左右,改种海花草后每亩产值可超1万元,不仅经济效益好,就连水质也能得到改善,可以说是两全其美。
但村民们的谨慎让海花草种植始终处于停摆状态,“种植要投入多少成本?”“量多了卖不出去怎么办?”“大面积种植后价格会不会受影响?”诸多疑问如一根刺般埋在大家心中。
为打消顾虑,也为了让村民更好接受,年大定村村支两委在归兰水族乡政府的支持下,组织村中50户村民参与海花草种植培训并开展试点种植,普及海花草知识、传授种植技术的同时,也让大家撸起袖子做练习。
渐渐的,随着村民们的“心结”解开,大家放宽了心也充满了干劲,种植技术逐级提升,种植量也节节攀升,当地村民陆陆续续在自家闲田上种满了海花草,海花草产业才算在大定村生了根。
村民正在清理土地中的杂草,以便种植新一轮海花草。
“我家亲戚在培训时投入的一亩地当年就赚了多块,看到他们的生活越来越好,我也不甘落后,立即在自家田里种上了海花草。”时至今日,大定村村民杨光雪每年种植海花草最少可以赚2万元,过去吃不饱穿不暖的日子一去不复返。
“现在乡亲们把家里闲置的土地都种上了海花草,种植热情非常高,大家守着这片绿水青山也寻得一片金山银山,不仅找到了致富新‘财路’,更是吃上了‘生态饭’。”大定村第一书记郭鹏说。
种植成本低、养护技术简单、经济效益高……依托海花草产业,大定村户村民尝到了发展海花草产业的甜头,还成立了都匀市归兰水族乡大定村股份经济合作社,以“合作社+农户”模式引导村民种植海花草,并解决种植户技术、销售等问题。
村民们正在打包晒干的海花草。
如今,诸多省内外收购商纷纷登门拜访,海花草干草价格也飞涨到每斤14元,村里海花草也从当初的50亩增加到亩,海花草变成了“黄金草”,村民的腰包鼓了,脸上的笑容也更加自信、灿烂。
看着大定村村民们精神面貌的转变,归兰水族乡富裕村、翁降村也纷纷加入到海花草种植中,几年下来,全乡三个海花草种植示范区亩海花草让村民不再“守着绿水青山过苦日子”。
“限于土地等自然资源,虽然全乡的种植面积不算多,但却让部分乡亲们的生活得到实实在在的转变,海花草集中种植区的村寨,‘小洋楼’变多了,小汽车也变多了。”负责全乡农业产业发展的归兰水族乡党委委员、人大主席郑森丹说。
一株刚采摘的新鲜海花草。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不是等出来的,而是靠科学技术和艰苦奋斗建设出来的。今后,归兰水族乡将紧随贵州乡村振兴、大生态战略阔步前行,不断扩大海花草种植面积,探索提高海花草产量和品质的科学方法,力争在年海花草种植面积达到亩,小小一株海花草敲开了全乡致富门。
当夜幕缓缓降临,归兰水族乡家家户户飘起炊烟,村民们背上新鲜的海花草缓缓朝着家的方向走去,满满一篓海花草在村民心中是沉甸甸的幸福感,更是全乡奔向新生活的新希望。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郑芹
编辑李娟刘娟
编审闵捷杨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