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叫唐文章,年8月12日,从最初的帮扶责任人,我正式成为大坪村驻村工作队队员。帮扶开始,身边没有现成的经验提供学习,我只好抱着热情,投石问路,一步一脚印狠下功夫、向同事取经,积累经验,用心用情担起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责任,开展驻村帮扶和扶贫工作。
年元月在掌握村情做好剩余贫困人口稳定脱贫的时候,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将工作重点转向基层的疫情防控工作。
我与大坪村党员干部、群众在一线“战疫”,认真开展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按照都匀市防控办要求,认真与村支两委、驻村工作队一道开展全村人口排查,抓好重点人群的管控、跟踪服务,抓好宣传,抓好健康码扫码推广工作,抓好人员聚焦管理,卡点值守,确保了大坪村无新冠病例发生。自疫情防控阻击战打响以来,我主动担当作为,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和疫情防控阻击战。
随着疫情得到控制,我们也逐步开展了复工复产工作,按年初既定的各项工作继续开展工作,围绕“一宣六帮”和“四个不摘”。我和我的战友们每天走村窜寨夜访,夜谈,夜宵,夜宿,认真开展脱贫攻坚工作,对网格48户建档立卡户实行了每月至少一次的走访。同时认真开展就业扶贫工作,对建档立卡户中有劳动力的人员通过入户、电话等方式详细了解他们的就业情况,6月22日,对少数仍未就业的建档立卡户劳动力,组织他们到都匀市人民广场现场参加就业扶贫招聘会。截止目前,除整户无劳动力的外,其余基本实现了一户一就业,群众满意度进一步提高。
我作为一名帮扶责任人,扶贫之路并非总是顺利,其中充满坎坷也充满了幸福,苦在工作推进时遇到的许多次不理解、不信任,甜在帮助贫困户实际解决困难后,他们幸福感谢的笑容。
就如我所帮扶匀东镇羊列村的四户建档立卡户中,柯玉英家条件最差,这个年过八十多的老人,无儿无女,独自一人居住。我第一次到她家走访时,看到她睡的是木凳、几块木板,盖的是漏着棉絮的被子,吃饭的地方摆简单一张桌子存放碗筷,心里非常难受,那简直不能称为“家”,一幢摇摇欲坠的烂木房被简单地隔成三间。虽开玩笑说他家是“风来风扫地、月来月点灯”,但心里非常记挂,我立即与村委反映向政府申请透风漏雨改造,通过政府帮助和帮扶人购置十必备,柯玉英的“家”总算有个家的样子。
扶贫工作,虽然平凡、普通但却很有意义的驻村扶贫工作,这一年多来,我对扶贫底气越来越足,工作热情越来越浓。我才明白,从农村中来,到农村中去,农村的空气最清新,农村的笑容最真诚,农村的眼神最期盼,农村始终是最滋养我们的土壤,而群众,也始终是最期盼我们的群体,脱贫攻坚,产业发展,乡村振兴等一系列工作。我们需要做的事情有很多,很多,要走的路还很长,很长。我将继续为乡村扶贫及振兴贡献自己力量。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顾彦君整理
编辑 韦依
编审 王璐瑶 施昱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