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罗开华,都匀市水务局派驻匀东镇羊列村驻村干部。
应上级组织安排,我于年8月派驻匀东镇羊列村开展驻村扶贫工作,这已经是我第二次下村开展脱贫攻坚工作了。上次是年至年近两年的时间在归兰乡翁奇村驻村。一路走来有苦有甜、有悲有喜,苦恼的是刚下村开展工作时,由于都是少数民族地区,沟通起来有语言障碍,走了不少弯路;喜的是通过我用心用情地不断宣传党的好政策及扎实帮扶,最后我离开时看到明显的帮扶成效及村民们对我的依依不舍,我觉得所有的汗水都是值得的。
克服困难,不畏挑战,迅速进入角色
脱贫攻坚工作伊始,我遇到过很多的不适应与困难。我时常晚上入户走访拉家常,问需求,不论是刮风还是下雨经常一个人坚持入户走访。从刚开始和贫困户打交道时的战战兢兢、不知所措甚至进户时被贫困户家里狗撵着跑时的狼狈,到如今的轻车熟路,交谈自如,对村情户情地了然于心,我完全适应了网格员的角色。
羊列村产业发展除了传统烤烟种植,中药材种植,茶叶种植外,我们驻村工作队到村后,根据村里的自然条件优势,队长为羊列村申报年稻田生态渔业项目,在通过邀请州、市相关渔业专家到现场考察,认真做好相关申报材料后,为羊列村以村股份经济合作社名誉申报年稻田生态渔业项目成功,获得省级15万元项目资金补助。项目参加实施农户余户,通过项目补贴鱼苗,农户投劳,项目单位推广运用稻田生态渔业技术,可增加收入29万余元,户均增收余元,可进一步加快贫困户脱贫步伐,减轻扶贫压力,具有明显的社会效益。
调查研究,一户一策,解群众之所急
经过一段时间地入户走访、调研和座谈,认真倾听贫困户心声,我很快就摸清了村情户情,摸实了贫困户基本信息、致贫原因,并根据每户实际情况制定了切合实际的帮扶措施,做到一户一策,确保帮扶成效。
罗开华(右)到文荣高家入户调查
年8月入户时,当我了解羊列村二组残疾人户文荣高家真实情况时,我心里有说不出的难受。文荣高老人属早年参战残疾退伍军人,和老伴现在都年近70岁了。十多年前儿子在家附近挖砂发生垮塌事件死亡,留下三个年幼的孩子,儿媳随后也改嫁到外省,家里抚养孩子生活及读书的重担落在爷爷奶奶身。文荣高的大孙女在黔南民族职业技术学院读书开销大,想通过申请贷款完成学业,但由于爷爷奶奶年纪大了不能担保所以不能贷款。
知道这个情况后,我立即向驻村队长反应,一起到文荣高家里核实家庭收入,与村里支书主任进行沟通,经过村党员代表大会评议,报匀东镇政府研究,最终将文荣高纳入了低保户。从年4月起现每月领取低保金元左右。为这个原本陷入困境的家庭,增添了些许希望,解决了他们家的燃眉之急。
强化学习,提高站位,全身心投入脱贫工作
打铁还需自身硬,我始终把学习作为重中之重。坚持学习习近平总书记脱贫攻坚系列讲话,在学习中强化党性观念、责任意识。要求自己始终做“三带”干部,在平时的帮扶工作中带着感情、带着责任、带着政策,始终将贫困户放在心里,全心全意开展帮扶工作,受到镇村干部和帮扶户的一致好评。
“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作为一名平凡而普通的一线帮扶干部,我会继续前行,在平凡的扶贫路上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我将以更加坚定的信念和更加饱满的热情,继续全身心投入到脱贫攻坚工作中,不负重托,不辱使命,为全面打赢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役贡献自己的力量。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顾彦君整理
见习编辑梁珍情
编辑孙远铭
编审杨仪韦一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