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匀市论坛

首页 » 问答 » 介绍 » 城市档案第93期专题策划茶俗都匀
TUhjnbcbe - 2020/12/25 13:01:00
白癜风慈善爱心月         https://4001582233.114.qq.com/ndetail_3934.html

都匀毛尖与“祭茶神”

随着茶产业的不断发展和壮大,以经济农作物茶叶为主要收入的都匀毛尖镇茶农,看到了“都匀毛尖茶”逐年给他们带来的好处和希望,植根于乡土的信仰文化便油然而生。由于贵州偶尔出现的干旱,导致茶农收入减少,长期依茶养山、依山种茶的都匀茶农,崇拜“万物有灵”,于是自然而然地把希望寄托于茶神,希望通过祭茶神来祈求上苍保佑来年茶叶丰收。

祭茶神台一般选择在茶山上一块较为缓冲的平地,也是茶山的最佳位置。在轻烟缭绕的祭茶神台前,红烛燃起,上供猪头一个,下摆公鸡一只,台前果、茶、香、烛齐全。长辈带领男女老幼起颂祭文,布依族茶农衣冠整齐地分列在祭茶神台前,待长长唢呐向着天空响起时,便开始向山上的茶神顶礼膜拜,辈分高的族人开始请茶神。

其意为大山有茶树,大家过好生活。茶神恩德,世代不忘,今日是吉日,一起来祭茶神。只见寨老喊道:“尹牙阿,布依,布饶”,这是呼唤茶神降临倾听茶农的述说。紧接其后,即作“领牲回熟献牲”仪式。先是“领牲”,即把公鸡抱在神案前,寨老举起双手祈祷说:“今天村里代表朝拜茶神、敬献公鸡,请茶神领收。”然后,布依族茶农紧跟其后,开始绕祭茶神台三匝洒茶种子和茶水,布依族人祭茶神仪式十分虔诚,祭就要祭好、要心诚。有茶神显灵,才能保佑茶树丰收,茶农生活富裕。祭茶神按照传统仪式举行,祭者肃立雅静,献贡品、敬香、奏乐、诵读祭文、敬谢茶神、敬茶天地、再行礼等等。

螺丝壳山,弥漫着茶树的清香,布依族的祭茶神活动既充满神秘的色彩,也体现了布依族文化的精髓。

都匀毛尖——山寨人家永不熄灭的火塘

都匀茶俗,是山寨人家永不熄灭的火塘。火舌闪闪,舔舐着一张沟壑纵横风雨沧桑的脸。一支深沉悠远的老歌,一杯醇厚香甜的浓茶,便是一个山寨神秘的夜晚。“一千年的服饰,两千年的建筑,三千年的习俗”盛开在云遮雾罩的山巅之中,而在这袅袅的炊烟之下,也许正有一杯滚烫而飘香的茶,静静的等待着诉说它的那些事。茶作为民俗礼仪的使者,千百年来被人们所重视。它上达国与国之间的礼仪文化,下渗到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成为人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礼俗。

随着岁月的流逝,各种饮茶习俗世代相传、生生不息。其中,既有宫廷的华章、庙堂的雅乐,又有民间的山歌、野曲。在那极具平民性的茶俗中,却凝积着历史的积淀,同时又富含着清丽的时代气息。它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各个层面,融文化、哲学、宗教学、社会学和民俗学于一炉。千百年来它美化人生、雅俗共赏,源于民间、长于民间,又服务于民间,因而最为广大群众所认同、接受。

布依族“姑娘茶”

在布依族习俗里茶无处不在,从出生、婚姻、节庆、丧葬到造房,茶礼茶俗是一根贯穿民俗文化的神秘丝线,在他们的生活中熠熠生辉。其中,最具青春色彩的是“姑娘茶”。

清明茶是茶中最精妙优良的茶叶,旧时民谚说:“明前是宝,明后是草”。每当清明节前,布依族的姑娘们便上山采摘“青翠欲滴”珍贵的“雀嘴芽”,加工成顶级的茶叶。她们精心地将茶叶一片一片地叠放成圆锥体,再经过整形处理,制成一卷一卷的“姑娘茶”。

“姑娘茶”形态优美,品质也格外优良,是茶叶中的精品。她是布依族姑娘纯洁、珍贵的感情象征,所以,“姑娘茶”一般并不出售,只作为珍贵的礼品赠送给亲朋好友,或在订亲时,作为信物赠给恋人。

以茶传情、以茶表心,高山美茶因此多了一份青春的向往和爱情的纯真,是布依儿女心中“羞答答的玫瑰”。

布依族“纸烤茶”

黔南各民族中有许多有趣的饮茶习俗,其中布依族的纸烤茶就很有味儿。当客人走进布依人家的木屋,在火塘边坐下,主人便把装有井水的鼎罐放在火塘的三角上为客人烧水泡茶。眼看着鼎罐中水渐渐涨沸了,主人抬出烧着火的木炭炉,炉旁摆放着一张白皮纸与上好的毛尖茶,将一个个空茶碗摆在客人面前。一切妥贴,主人抓起一把茶叶薄薄地摊在白皮纸上,双手撑起,将茶叶放在木炭火上慢慢烘烤。一会儿,主人将烤好的茶叶放在茶碗中,从鼎罐中舀起沸水往碗里一冲,只听“咄!”地一声,云烟从茶碗里腾起,顿时满屋飘满茶香。

据布依人说,隔着白皮纸烘烤的纸烤茶,除去了其它异味,“火中取宝”变得干透而微热,经沸水猛一冲泡,不但发汤快,香气全出,茶味也特别香醇、爽口。

布依族“打油茶”

但凡去过布依族村寨的人,都忘不了那清香味浓的打油茶。布依族的打油茶做法:先把*豆、玉米、糯米等用油炒熟混合放在茶碗里,然后用油把茶叶炒香后放入少量的姜、葱、盐和水煮,直到沸腾为止,去渣后倒入茶碗里拌匀即成打油茶。

有这样一句顺口溜:“一杯苦,二杯夹(方言,意为涩)三杯、四杯好油茶”。这就是提醒你慢慢品尝,好好领略,油茶还有祛寒湿、提神、饱腹之功能。云贵地区湿度大,喝“打油茶”便成为当地百姓的饮食习惯,亦是他们用来待客的一种方式。特别是在人觉得非常劳累的时候,如果能喝上那么一两碗油茶,过不了多久,满身的疲惫便会在不知不觉中烟消云散了,同时迎来的便是一份难得的好心情。

苗族“虫茶”

虫茶是苗族的传统饮品,其制法奇特,极富民族特点。其实虫茶并不是真正的茶,而是一种名为“化香夜蛾”的粪便。人们食用这种虫子粪便的方法与饮茶相近,故而将其称作“茶”。

虫茶的制作过程很奇特。苗族人利用谷雨前后采集的当地野生苦茶叶,或是化香树、糯米藤、*连木、野山楂、钩藤等野生植物的鲜嫩叶,稍加蒸煮去除涩味后,晒至八成干,再堆放在木桶里,隔层均匀地浇上淘米水,再加盖并保持湿润。叶子逐渐自然发酵、腐熟,散发出扑鼻的清香气息。提供虫屎渣的昆虫很多,尤以化香夜蛾分布最广。化香夜蛾在这种香味的引诱下蜂拥而来,并在此产卵。约过10多天后,一条条暗灰色的夜蛾幼虫便破卵而出,布满了叶面,一边蚕食着腐熟清香的叶子,一边排泄着“金粒儿”。主人收集这些“金粒儿”,晒干过筛,就得到粒细圆、油光亮、色金*的“化香蛾金茶”,即“虫茶”。在制“虫茶”过程中最讲究的是,在阳光下曝晒后,还要在℃的铁锅里炒上20分钟,再加上蜂蜜、茶叶,才成为优质的虫茶。

饮用虫茶时要先在杯中倒入开水,再放入适量虫茶,盖好杯盖。虫茶先漂浮在水面上,慢慢吸足水分,缓缓自旋打转,并徐徐释放出一缕缕红血丝般的茶汁,蜿蜒起伏,飘散在水中。不一会儿,茶粒缓缓旋转下沉,犹如袅袅炊烟,轻覆于山岭溪谷之中,又如飞絮弥漫,煞是好看,待其缓缓下沉到杯底并开始溶化时即可饮用。这时,整杯茶呈清澈透亮的鲜红褐色。泡出的茶水香气四溢,饮之,味道醇香甘甜,清香满口。

苗族其他茶俗

孩子出世时,苗族的左邻右舍用带有露珠的茶芽梢作贺礼。若生的是男孩,就送一芽一叶的芽梢;若生的是女孩,则送一芽二叶

的芽梢,寓意“一家有女百家求”。

苗族同胞以茶为聘,标志男女爱情忠贞不渝。“吃茶”是订亲的代名词。未订亲的女子有必要遵循“一女不吃二家茶”的规则。苗族男女的婚配,要有“三茶”,即媒妁上门,沏糖茶,表明甜甜蜜蜜;男青年第一次上门,姑娘送上一杯清茶,以表真情一片;举办结婚仪式的当日,以红枣、花生、桂圆和冰糖泡茶,送亲朋品味,以示早生贵子、生计和美。

苗族人临死前由村中长者用青蒿叶沾一点茶水洒到嘴角,入殓的棺材里要放茶叶,湘西北一些当地还有在死者手里或嘴中放置茶叶的风俗。吊唁亡故的亲人或祭神祭祖,苗族同胞常用“清茶四果”或“三茶六酒”,借以表达至真至纯的忠诚。苗家茶祭是由巫师掌管的对植物神与水神媾生茶水表明敬重的祭祀活动,内容包含叙说茶史、崇拜茶神和与宾共饮。其内在丰盛,音舞古拙高雅,具有颇高的观赏价值和研究价值。

本文稿出自于《城市档案》,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爱生活、爱艺术、爱分享

分享给你的小伙伴们吧!

千万别偷懒哦!信手拈来的美文分享!

爱她/他就给自己最好的吧!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城市档案第93期专题策划茶俗都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