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教育整顿工作部署要求,都匀公安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结果导向,因地制宜、精准发力,围绕排查检视、落实整改环节,探索建立“三必访”“五必谈”“八必知”思想*治工作制度,深入查纠问题,着力解决公安民警宗旨意识、法纪意识、业务能力、职业认同、家庭困扰等方面的问题,持续推进整改落实,不断纯洁公安队伍,努力打造“四个铁一般”过硬公安队伍。
落实“三必访”
遇民辅警婚丧嫁娶、生病住院、家庭发生重大变故必访。通过“三必访”帮助民辅警解决家庭问题,通过关心关爱,不断强化民辅警宗旨意识,提升职业认同感。公安民警特殊的岗位职能决定了工作、生活无规律,值班备勤及临时性工作任务多,与家人聚少离多,工作和生活难以两兼顾,导致民警人在心不在,产生忧虑、焦虑情绪。加上当前社会对警察的期望值过高、部分媒体导向偏颇,导致少数人核心价值观发生偏离,职业认同感淡化。都匀市公安局认真开展民(辅)警家庭大走访,深入民(辅)警家中了解家庭实际困难。截止目前,已逐级走访民警人,警务辅助人员人,慰问生病、生育住院的民辅警21人、结婚民警6人、直系亲属去世的4人,慰问去世离退休民警3人,解决工会医疗互助报销29人,申报工伤13人,多措施帮助民(辅)警解决家庭实际问题,有效激发民辅警的集体归属感和职业认同感,为强化公安队伍建设,促进公安事业健康发展提供坚强保障。
落实“五必谈”
在民辅警思想波动、工作岗位变动、人际关系紧张、生活遇到重大挫折、受到纪律处分时必谈。通过“五必谈”解决责任意识不强、法纪意识不强、生活信心不够等问题,帮助民辅警进一步强化责任意识,树立人生信心,提升履职能力。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普遍生活的质量都得到提高,有的民警对工作付出、待遇报酬等进行纵向、横向对比,认为付出与收入不成正比。同时,在乡镇派出所工作的部分民警觉得在乡镇工作干不出成绩,领导看不到,得不到机会提拔,对工作敷衍了事、遇事推诿扯皮,存在得过且过的消极心理,产生了不平衡的心理。加之来自于管理、服务对象等各种利益的诱惑,对法律法规敬畏逐渐缺失,导致铤而走险。在教育整顿期间,市公安局组织修订完善《都匀市公安局民警请销假暂行规定》《都匀市公安局民警“八小时内外”离开辖区及饮酒报告规定》等制度,严格民警八小时内外、请示报告、上下班等工作纪律,对民警重大疾病、心理问题、债务隐患、特殊利益诉求等进行摸排,认真落实“一岗双责”,采取“逐级压实责任、分级进行包保”,增强拒腐防变的能力。
做到“八必知”
通过“三必访”“五必谈”要求部门领导对民辅警家庭情况、现实表现、特殊困难、存在不足、主要交往关系、异常行为迹象、兴趣爱好、思想动向必知。通过“八必知”,有针对性开展关心关爱和预防性措施,该提醒的提醒、该谈话的谈话、该“踩刹车”的“踩刹车”,不断强化队伍凝聚力、战斗力,提升工作动力。都匀市公安局组建了篮球、足球、羽毛球、骑行、跑步等各类文体兴趣小组,以活动促活力,凝聚警心,增强民警的职业荣誉感和归属感。通过梳理排查,搜集掌握民警每月负债(还贷)元以上的24人,本人及家属患较重疾病的53人,存在婚姻困扰问题的7人,存在心理问题的2人。对存在的问题建立民(辅)警分级管理档案,及时开展谈心谈话、心理干预、问题干预,将问题化解在萌芽状态。通过与贵州警察学院建立“公安民警心理服务站”,聘请心理健康服务专家,做好民警心理咨询、心理辅导服务,切实解决民警心理困扰。多措施落实从优待警工作,不断增强民警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民警从“要我干”转变为“我要干”,推进公安工作再上新台阶。
通过建立落实“三必访”“五必谈”“八必知”思想*治工作制度,都匀公安将以更加坚定的信心、更加积极的态度、更加有力的措施,不断纯洁公安队伍,着力锻造一支“四个铁一般”高素质过硬公安队伍。
抖音号:DY
新浪微博:
都匀市公安局素材
教育整顿办
编辑丨罗阳
校对
文安宇
编审
刘毅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