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都匀市牢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大力推广农作物新品种、新技术、新设备,以科农融合抢占发展先机,为全市农业生产优质、高效、高产提供坚实的科技支撑作用。
品种选育提质
坚持试验、示范、推广三步走原则,促进品种更新换代,积极开展以多年生稻、巨人稻、毫皮软88为主的16个水稻,以黔茶1号、黔茶8号为主的2个茶叶,以万糯为主的鲜食玉米,以-1为主的5个小米,以油研为主的油菜新品种试验亩。实施10万亩水稻绿色高质高效行动项目,粮食种植面积11.35万亩,经测产项目区水稻加权平均单产.6公斤,较非项目区水稻平均单产.9公斤,增产8.6%。立足农业产业规划优势品推广,重点发展以茭白等优势单品为主的蔬菜产业,发展茭白示范种植亩,亩产量达斤,亩产值1万余元。
技术融合提产
充分发挥全市名农业专业技术人才作用,聚焦水稻、茶叶、蔬菜、油菜等主导产业,使各类人才技术相互配合、深度融合,全面提升农业产量。围绕粮食增产和农民增收,狠抓农业适用技术推广,以集中培训的方式举办项目技术培训5期,培训农户人(次)。以主导产业病虫草害为重点,推广生态调控、生物防治、理化诱控、草地贪夜蛾防控等与绿色防控的技术示范区10万亩,示范区总体防控效果达92.8%,核心示范区达98.3%。利用7名科技特派员自身的科研团队、科研资源优势,帮助企业解决关键技术难题。年与全市科技特派员建立联系村33个,固定帮扶农户43户,服务园区、企业、农业专业合作社、农村经济体个,推广各类新技术29项,建立示范基地6个,培养基层骨干和农村致富带头人名,举办各类培训场次55期,培训各类人员人。
设备联动提效
借助农业机械化推广,积极推进高标农田及冷链物流建设,提升农业生产效率,以农业生产机械化为主攻方向,以农机购补为契机,鼓励有条件的农户购买农机器械,从而推进全市农业机械化。引导农民自主成立合作社,以社会化服务的方式“替耕代种”。目前,全市拥有各种农业机械4万余台(套),农机合作社11家,农机从业人员1.33万人。把高标准农田建设摆在突出的位置,大力实施高标准农田项目建设,让低效田变成“旱能灌、涝能排、水土留得住、农机能进出”的高标准农田,增强农业防灾抗灾减灾能力。围绕省内主要城市农产品交易市场和集配中心,扩建现有温控设施,建设一批规模较大、带动较强、覆盖较广的农产品冷库,促进农产品出口,带动第一产业经济增长。
来源:信息研究科扫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