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谋定后动,建立“三个体系”绘制产业蓝图
一是建立高标准生猪养殖生产体系。汇总全市基本农田、国家生态林、国家公益林、生态红线、禁养区相关矢量数据进行重叠,勾画出可养殖用地图斑,统计出可利用建设用地39块亩,依托“海大”“温氏”“日泉”“正邦”等国内一流养殖集团公司,利用现代养殖技术和先进养殖理念,力争用2年时间,重点沿毛尖镇—平浪镇—墨冲镇和匀东镇—归兰水族乡两条线路,打造50万头的高标准集约化的现代生猪养殖基地。二是建立高标准生猪交易物流体系。立足区位交通优势,拟与重庆农信生猪交易有限公司开展战略合作,在绿茵湖产业园区建设一个网上平台交易体系、点对点生猪调运为一体的生猪线上线下交易物流中心。目前,都匀市相关部门已组团到重庆市荣昌区国家生猪网上交易平台公司考察学习生猪物流中心建设、管理等经验,重庆农信生猪交易有限公司管理层已到都匀进行考察座谈,双方正在就合作内容进进一步洽谈中。
三是建立高标准猪肉制品冷链调运体系。紧盯国家从运猪向运肉转变的*策投向,积极对接贵州宏牛食品有限公司等国内大型肉制品加工企业落户都匀,引导“海大”“温氏”等落地企业建设冷鲜肉加工厂,支持和鼓励开展生猪屠宰、加工、配送、销售一体化品牌连锁经营,提高行业集中度和组织化、规模化、品牌化水平。
2.
招外强内,巧借“三方力量”增强发展后劲。
一是精准招商增强带动力。聚焦招大引强,积极引进“海大”“温氏”“日泉”等国内一流养殖集团公司,充分发挥企业资金充裕、技术雄厚、管理科学的优势,扩大生猪产能。目前,海大集团投入资金2.5亿,采取单独或与本地规模养殖企业合作的方式建成养殖小区5个,预计年出栏育肥猪2.6万头。二是撬动民资增强内生力。通过龙头企业带动,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投资畜牧业发展,突出抓好20个单元式养殖小区建设。目前,利用广州对口帮扶资金、财扶资金及其它自筹资金,引导民间资本建成生猪养殖小区4个,计划年出栏生猪0.5万头,现已引进生猪0.3万头,在建养殖小区8个,已落实投资上亿元。
三是用好*策增强生产力。充分用足用好生猪保险、养殖奖补、贷款贴息等各项生猪生产扶持*策,全力推进生猪养殖产业快速健康发展。年1月1日至11月30日,全市*策性保险育肥猪完成承保头,每头保费32元,总保费22.2万元,每头保额最高元,最高总保险金额万元;*策性保险能繁母猪完成承保头,每头保费75元,总保费32万元,每头保额1元,总保险金额万元;为3家养殖企业申请中央、省级财*到位资金万元,为4家养殖企业申请生猪临时性补贴资金10.5万元;种猪场贵州都匀市黔昌畜牧发展有限公司和规模场都匀市鸿跃有限公司符合申报条件,共申请到贴息资金67.39万元。为38户养猪户申请到农机具补贴中央资金1.58万元。
3.
外防内控,阻断“三重风险”筑高防疫堡垒
一是阻断饲喂生长环节疫病传染风险。新建餐厨垃圾集中处理厂,日处理餐厨垃圾30-80吨,阻断餐厨垃圾流向生猪饲养环节,避免餐厨垃圾带来动物疫病传播隐患。全面开展春季动物防疫工作,投入名技术人员,对全市个村的畜禽进行免疫注射,确保常年免疫率达90%以上。二是阻断病死猪处置环节疫病传播风险。与福泉市朗坤病死猪酮体无害化处理企业签约合作,对全市病死猪酮体进行集中规范无害化处理,严防病死猪乱扔乱抛行为,坚决防止疫病蔓延扩散。三是阻断外来疫病输入风险。农业、公安、交通等部门联动,开展违法违规调运生猪百日专项打击行动,组建10个执法小分队,在市辖区5个高速公路匝道口设立检查卡点,24值班查处过往生猪及生猪产品调运车辆。今年以来,累计查处违规调运行为5起。设置非洲猪瘟防止卡点
4.
守牢底线,坚持“两个一律”发展绿色产业
一是粪污处置不达标者一律整改。坚决落实可持续发展理念,坚持走复养、环保两手抓、两不误的绿色发展道路。在全市开展指导畜禽养殖场(户)粪污资源化利用工作,对粪污资源化利用不规范的养殖场(户)50家,要求做好粪污还田资源化利用工作,确保粪污全部还田使用。二是使用饲料违禁添加剂者一律查处。树立绿色健康养殖理念,向各养殖企业(场)派驻科学饲养技术指导员,指导企业进一步优化饲料氨基酸、维生素、矿物质、驱虫保健药物、蛋白质等配比,提高生猪饲料利用率,降低企业生产成本。同时,不定期对各养殖企业(场、大户)生猪饲料进行抽检,未发现使用饲料违禁添加剂、药物等情况。作者:寇宏制作:罗家瑞
编辑:饶希莜编审:叶灿海
往期
精选
觉得好看,请点这里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