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3分钟,熟悉一座旅游城!
——《一日一城一文旅》系列
旅游人的文化必修课
梦栖高原,心泊夏都西宁,古称青唐城、西平郡、鄯州,是青海省省会。
西宁历史文化渊源流长,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绚丽多彩的民俗风情,是青藏高原一颗璀璨的明珠,取”西陲安宁“之意。古“丝绸之路”南路和“唐蕃古道”的必经之地,素有”西海锁钥“、海藏咽喉之称,是世界高海拔城市之一。
.71万人(年常住人口)
历史文化
西宁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的高原古城,是中国*河流域文化组成部分。据城北区朱家寨遗址、沈那遗址和西杏园遗址等考古发现,早在四、五千年以前就有人类在这块土地上生产、生活,繁衍生息。商、周、秦、汉时期,河湟地区是古羌人聚居的中心地带。
古为羌地,西汉时置*事和邮传据点西平亭,神爵初属金城郡临羌县。武帝元狩二年(前年),汉*西进湟水流域,汉将霍去病修建*事据点西平亭,这是西宁建制之始。
东汉建安中置西平郡,治西都县(今西宁市)。魏文帝*初三年(年)扩建为西平郡,开始在此筑城。
西晋永嘉二年(年),前凉张轨进*青海省会西宁置西平郡,将其纳入凉州版图,属凉州,领四县西都、临羌、安夷、长宁,归凉州统治。
北宋崇宁三年(年)改为西宁州,至此“西宁”之称始于见史。
民国十八年(年)青海正式建省,治西宁县,民国三十五年(年)以省垣周围正式成立西宁市。
年9月5日,西宁解放,9月8日成立市人民*府,为青海省辖市。
宗教
佛教、伊斯兰教、道教、基督教、天主教五大宗教并存,藏传佛教和伊斯兰教影响尤为深远,塔尔寺是中国六大藏传佛教寺院之一,东关清真大寺是西北四大清真寺之一。回族信仰伊斯兰教,在回族聚居地方,多建有清真寺。每年举行开斋节、古尔邦节和圣纪三大节日。
曲艺
戏剧主要有眉户剧、平弦剧、藏戏、灯影戏、豫剧、秦腔。曲艺主要有平弦、越弦、下弦、道情、贤孝。歌舞音乐主要有汉族的社火、土族的安昭、回族的宴席舞、撒拉族的婚礼舞、藏族的锅庄舞以及藏传佛教寺院在祭祀、典礼、法会时演奏的寺庙音乐。
地域文化
西宁地处*土高原和青藏高原结合部,是一个多民族城市,其文化艺术的发展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藏传佛教圣地塔尔寺的酥油花、堆绣、壁画被誉为"艺术三绝",*南州的热贡艺术和湟中农民画也在国内外享有盛誉。
文物古迹
青海境内已发现的文物点有余处(西宁为处),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6处(塔尔寺和隆务寺、瞿昙寺、马厂垣遗址、西海郡故城、热水墓地),;馆藏文物16万余件,其中一级文物件(西宁14件)。西宁大通上孙家寨出土的舞蹈纹彩陶盆,是中国最早的一件绘有舞蹈图形的彩陶。
风景名胜
西宁是一座有着两千一百多年历史的高原古城,古称西平亭,曾是汉后将*赵充国屯田的地方、南凉的都城、唐蕃古道的咽喉、丝绸南路的要道、青藏高原通向中原的门户、河湟文化的发祥地之一,自古就是一颗璀璨的“高原明珠”,北山烟雨——西宁古八景中遗留最完善的一景。
西宁八景,即古湟中八景,旧时西宁府称为湟中,八景即今西宁及其周围的八个景观。他们是:石峡清风、金娥晓日、文峰耸翠、凤台留云、龙池月夜、湟流春涨、五峰飞瀑和北山烟雨。是由清末湟中人张思宪所写《题湟中八景》诗而来。
塔尔寺
是中国藏传佛教格鲁派六大寺院之一,也是世界第二大佛宗喀巴大师的诞生地。因先有塔,而后有寺,故名塔尔寺,有多年历史,是西宁最受欢迎的旅游目的地之一。寺内还珍藏了许多佛教典籍和历史、文学、哲学、医药、立法等方面的学术专著。
东关清真大寺
青海省最大的清真寺,建筑雄伟,融合了汉、藏、伊斯兰几种风格,正中的礼拜大殿是全寺最大的建筑。这里每逢礼拜的时候,礼拜往往人数众多规模盛大,但是场面却十分的虔诚安静,非常震撼。
日月山
位于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上,是青海省内外流域的天然分界线。因山体呈现红色,故古代称为赤岭,在藏语和蒙古语当中日月山是太阳和月亮的意思。相传文成公主把宝镜抛在两座小山上,东边映着落日的余晖,西边照着初升的月亮,日月山因此而得名。日月山东侧一派塞上江南风光,西侧草原辽阔,牛羊成群,一幅塞外景色,两侧的反差在国内很罕见。
丹噶尔古城
历史上因茶马互市而兴盛,唐蕃古道与丝绸南路在这里穿越,有“海藏咽喉”、“茶马商都”等称号。古城规模不大,以丹噶尔大街为中心,店铺林立,出售很多青海本地的旅游纪念品、藏族特产等。古城内有城隍庙、金佛寺等庙宇,大都为明清时期修建的老建筑,有时还有县衙升堂等民俗表演。古城是一座文化之城,古城中留下了众多名人诗词、神话传说和排灯、剪纸、曲艺、羊皮绣等民间艺术。
黑泉水库
水库周边景色宜人,有神秘的落日神光和天然水蚀弥勒佛像,是青海旅游北线的景点之一,翻越达板山就是拥有百里花海的门源县。
酥油花馆
酥油花与壁画、堆绣被誉为塔尔寺“艺术三绝”。酥油花是一种用酥油(*油)塑形像物的特殊技艺,由寺院艺僧用酥油彩塑而成,其表现艺术形式多样,题材内容广泛。藏族同胞深信,凡诚心欢喜以酥油花供养诸佛菩萨和护法者,可息灾增益,必得安乐、大福德等,并迅速成就阿褥多罗三藐三菩提。塔尔寺每年正月十五都要举行酥油花展。这一活动从年起,一直延续至今。
南禅寺
南禅寺也叫南山寺,南禅寺是青海省最古老的汉传佛教(净土宗派)寺院,整个建筑群是以关帝庙为中心的,依山势而建,层层叠叠展开,布局有序,是中国寺庙严谨构局的典范。历史上的南禅寺佛徒来往不绝,所受香火十分旺盛,后因战火、自然灾害被焚毁破坏殆尽,今天的南禅寺古建筑基本上是清代重修的遗存。
土楼观-北禅寺
北禅寺,是青海境内最早的宗教建筑,初建于北魏明帝时期(公元年),先为佛教寺庙,后为道教寺庙,北禅寺最有名的要算“九窟十八洞”。这些古洞洞构造各异,有的洞无套洞,有的洞有套洞。洞中有神像有佛像,也有道家尊神,千奇百态,洞与洞之间有栈道接连。北禅寺现有的洞窟中还保留着部分从隋唐至永庆年间的壁画,山顶的宁寿塔是西宁最高的古建筑,在此可眺望西宁全景。
唐蕃古道
今天的国道,也叫馒头岭(古)驿道。唐蕃古道就是唐朝和吐蕃之间的交通大道,是我国古代历史上一条非常著名的道路,也是唐代以来中原内地去往青海、西藏乃至尼泊尔、印度等国的必经之路,它的形成和畅通至今已有多年的历史,著名的文成公主远嫁吐蕃王松赞干布走的就是这条大道。
马步芳公馆
马步芳公馆是青海省保存最为完整的民国时期建筑,也是全国唯一一座用玉石建造的官邸这是民国时期西北本地人当中,势力最强的边疆大吏马步芳的私邸,取名为“馨庐”。公馆由院落、厅宅和小花园组成,重要厅宅都有暗道相通,很多房间的墙壁甚至是下人的房间都镶有玉石。
时轮经院
时轮经院建于年,学僧在这里潜心钻研藏族天文,历法知识以及佛教所谓香巴拉国和《时轮经》中的有关说教。主讲佛教所谓外器世间的形成、存在、变化和灭坏,内器有情世间的三界众生,所谓起次第的解所二依坛场和圆满次第的风、脉、明点等解脱之道,总称为外、内、别三种时轮。
宗喀拉则景区
整个宗喀拉则主体建筑是按照佛教中须弥山的形象建造而成,整个建造过程历时3年。该拉则主供十三战神,同时各民族群众也可在拉则内祭祀、祈福。宗喀拉则是一个没有民族之分、多民族祭拜的山神庙宇。位于海拔米的青海省贵德县拉脊山巅的宗喀拉则高37米,建筑面积.24平方米,成功创造了最大的拉则吉尼斯世界纪录称号。
免责声明文中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作者删除往期回顾
四川城市篇
《一日一城一文旅》中国旅游城市系列之成都
《一日一城一文旅》中国旅游城市系列之乐山
《一日一城一文旅》中国旅游城市系列之绵阳
《一日一城一文旅》中国旅游城市系列之阆中
《一日一城一文旅》中国旅游城市系列之广元
《一日一城一文旅》中国旅游城市系列之西昌
《一日一城一文旅》中国旅游城市系列之攀枝花
《一日一城一文旅》中国旅游城市系列之雅安
《一日一城一文旅》中国旅游城市系列之甘孜州
《一日一城一文旅》中国旅游城市系列之阿坝州
贵州城市篇
《一日一城一文旅》中国旅游城市系列之贵阳
《一日一城一文旅》中国旅游城市系列之遵义
《一日一城一文旅》中国旅游城市系列之凯里
《一日一城一文旅》中国旅游城市系列之安顺
《一日一城一文旅》中国旅游城市系列之都匀
《一日一城一文旅》中国旅游城市系列之兴义
云南城市篇
《一日一城一文旅》中国旅游城市系列之昆明
《一日一城一文旅》中国旅游城市系列之大理
《一日一城一文旅》中国旅游城市系列之丽江
《一日一城一文旅》中国旅游城市系列之瑞丽
《一日一城一文旅》中国旅游城市系列之保山
《一日一城一文旅》中国旅游城市系列之景洪
《一日一城一文旅》中国旅游城市系列之芒市
甘肃城市篇
《一日一城一文旅》中国旅游城市系列之兰州
《一日一城一文旅》中国旅游城市系列之武威
《一日一城一文旅》中国旅游城市系列之张掖
《一日一城一文旅》中国旅游城市系列之敦煌
《一日一城一文旅》中国旅游城市系列之嘉峪关
《一日一城一文旅》中国旅游城市系列之天水
《一日一城一文旅》中国旅游城市系列之酒泉
《一日一城一文旅》中国旅游城市系列之定西
《一日一城一文旅》中国旅游城市系列之甘南
《一日一城一文旅》中国旅游城市系列之白银
《一日一城一文旅》中国旅游城市系列之平凉
《一日一城一文旅》中国旅游城市系列之庆阳
《一日一城一文旅》中国旅游城市系列之临夏
........
木鹿策划
场景创意●驱动旅游
中国旅游界4A场景营销策划服务商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