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匀市论坛

首页 » 问答 » 地理 » 所有黔南人下周一放假,下个月连放4
TUhjnbcbe - 2021/4/21 23:46:00
十二在线带你看黔南

7月26日

是布依族传统节日

农历六月初六

按照《黔南州人民*府办公室关于年民族传统节日和州庆放假的通知》

我们将迎来3天的小长假

网站截图

如图所示

下个月我们还将迎来

自己的专属小长假

黔南州州庆

连着周末共有4天假期

关键是黔南这个假期

与周末同休,还不用补班

朋友们,光是这一点

吊打所有小长假啊

这之后

我们下一次假期是啥呢

——国庆节

01

国庆节假期安排

今年的国庆节和中秋节

两个节日将会在同一天

国庆节+中秋节

8天连休

国庆节、中秋节

10月1日至8日放假调休,共8天

9月27日(星期日)

10月10日(星期六)上班

仔细一想

这个假期似乎并不赚

但是

只要有假期

不都是值得开心的么?

延伸阅读:“六月六”去哪儿玩?

格多寨是都匀苗族“六月六”风情节的发源地,历史上有名的苗族义*柳天成战斗史主战场就是在格多寨周围进行。从年始,格多寨先后接待来自美国、德国、英国、日本、韩国、法国国际友人以及全国各地摄影家、游客、苗族同胞几千人进寨采风、观光、寻亲。以格多苗寨风情为主题的摄影多幅作品获得多次全国摄影大赛等次奖,格多苗寨已形成黔南特色苗族风情的一张好名片。下面,就跟着小编一起了解一下这个神奇的苗寨吧。

格多苗寨位于黔南州都匀市东南面,距城35公里。目前行*区属都匀经济开发区匀东镇王司社区新场村。格多苗寨包括格多寨、阳久寨、阳颂寨、欧勇寨、嘎笑寨、阳亚寨等六个自然苗族村寨,98%为苗族,2%是水族。

格多苗寨门前清澈的小河蜿蜒而下汇入清水江。葱茏的植被、清澈的溪水赋予了格多苗家人更多的灵性,这里苗族文化保存较为丰富。格多苗寨有着厚重的苗族气息,六个自然苗寨都保存较好的苗族服饰、语言、习俗和杆栏式古建筑。

淳朴的村民们的日常聚会,大家开开心心的聚在一起。古色古香大气磅礴的银锁门与芦笙场建筑群镶嵌在层层梯田间,以旧修旧而形成的鳞次栉比吊脚楼在一排排金灿灿的玉米和串串红艳艳的辣椒,美轮美奂、如诗如画。

格多苗寨有纯朴的民风和厚重的历史。

他们民族节日有“四月八”、“六月六”、“七月半”、“吃新节”“戏鱼节”、“苗年”和“迎雷节”。其中“四月八”和“六月六”节日活动最为隆重。每逢喜庆节日,村民们都要杀猪宰羊,穿着自制的民族盛装,敲起铜鼓,吹起芦笙、长号,备好红鸡蛋、苗带、拦门酒,跳起芦笙舞盛邀客人与他们一道欢庆节日。

格多苗寨基本保留完整的苗族杆栏式吊脚楼特色。杆栏式吊脚楼,分为三层,下面一层养生畜、灶房,第二层居住人,同时是生活区,第三层堆放杂物。格多苗寨杆栏式吊脚楼一般为三间,中间一间二层设“堂屋”,是祭拜祖宗和家庭重大聚会场所。

这里有海泼米的高峰罩子山。罩子山位于都匀市的东南面,海拔接近米,是黔南的第二高峰,罩子山高大挺拔、植被葱郁。罩子山是苗族英雄柳天成战斗遗址,是苗族节日"六月六"的发源地。主峰上惊现"马蹄印",是登山看好者好去处。

除了螺丝壳雪景,格多苗寨的罩子山冬天雪景也很美丽。

这里日常交流语言是苗语,保存着苗族传统民俗。

苗族婚礼习俗背新娘过河

格多苗寨民族乐器很多

其中芦笙、长号最具特色

来到格多苗寨,少不了的还有一样东西,那就是“酒”。无酒歌三日,有酒必有歌,歌是苗族历史的纪录。早先苗族没有自己的文字,留传下来的民歌就成了苗族历史的见证。

高亢嘹亮、豪迈奔放的“飞歌”,那抑扬顿挫的“酒歌”,那情意绵绵的“游方歌”,还有那婉转柔和的芦笙曲调、欢快奔放的芦笙舞,都反映了格多寨苗族同胞们热情好客的本性和坚韧不屈的民族精神。

“飞歌”的曲调虽难以描述,但听其歌词让人动情。在苗家醉酒,这是真诚的表现,主人也因你醉酒而受到寨子人的羡慕。如果迎接远道而来的贵宾,格多寨的苗族同胞们常常还会在寨门前摆上一道拦路酒,让身穿盛装的苗家少女给客人敬酒,真是酒不醉人人自醉,这是最隆重的礼仪,也是在苗家最高规格的接待方式。

格多苗族的歌舞是苗族历史的纪录和再现。

在黔南格多寨自古就有“歌舞之乡”的美誉。州府都匀市每次举办大型活动都有格多苗寨的歌舞助兴。苗族的歌舞与繁茂整洁的山容寨貌、秀丽自然的山光水色,相映成趣;寨子四周茂林修竹,群山环绕,遇山成趣,逢水化娱,孕育了歌舞的灵性。“芦笙不响,五谷不长;芦笙一响,脚板发痒。”

苗族女子都以能歌善舞为荣。“芦笙吹动万千家,有女快簪头上花。”由于地域的不同,歌舞的种类和表现形式也不同。板凳舞古老神秘,大跳特跳,尽情狂舞,喜悦之情溢于言表;苗族芦笙舞舞姿轻盈,漫步挪动,旋转自如,清丽委婉,具有浓郁的苗族民间舞蹈特色,又有古朴典雅而鲜明的格调。

芦笙场上芦笙舞

格多苗寨保留较好的原生态场景。

格多寨还具有许多保存完好的历史遗风。

比如苗族的服饰文化,盛大节气或接待外来客人时,妇女头饰一般挽髻于顶,别上银饰,被称为“穿在身上的史书”。每一种图案、每一件饰品,都是一个故事,那银角、银冠、银花、银片、银锁、银泡、银玲、银链,显现出一片“银海世界”;又如穿在身上绚丽多彩的绣花衣,其刺绣和美丽的图案都是历代苗族妇女的杰作。

无图作业,信手飞针,巧妙地把生产、生活、图腾崇拜和历史的追忆集于一体的苗族刺绣,使苗族服饰成为了一件可以炫耀的艺术品,被称为“无字史书”,显示了苗族妇女能歌善舞、能织善绣、心灵手巧、艺术精湛的文化内涵。

格多苗寨服饰自成特色

美丽苗女是一道亮丽风景

在比较盛大的节日里,苗族青年男女还要进行一种盛大的社交活动,这也许也是最古老的、保存最完好的自由恋爱、谈情说爱的方式之一——“游方”。

“游方”可谓苗族青年男女婚恋的前奏曲,一般在十五、六岁时就开始游方。在节日期间的傍晚或月光明媚的农闲之夜,外村的小伙来到本寨田埂上,用口哨邀请年轻姑娘出门;姑娘听到信号后,会邀约女伴或幼妹前往,在树下、桥头、河边,青年男女三五成群聚集在一起对情歌。如果彼此中意,则单独到一个僻静的地方对歌交谈。

央视《美丽中国乡村行》曾走进黔南都匀格多苗寨,描绘中国乡村旅游画卷,领略中国乡村的自然之美、人文之美。

非物质文化遗产:祭天神活动

苗家嫁女

节日打糍粑

正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生灵,一方水土育一方文化”,集名村、名山、名水于一体的格多寨,实际上就是一个自然博物馆,她的展厅就是整个村寨,因此亦被称为露天博物馆。她的展品,亦是整个自然村,囊括了民居、建筑、饮食、服饰、节日、婚嫁、丧葬、礼仪、宗教、信仰与禁忌、文化与艺术等所有生活内容。没有人因到格多苗寨而后悔,没有人看到格多寨独特民风而不叹为观止。

正源于苗族人民对生命的热爱,对生活的渴望和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与和睦,使很多人对格多寨及其民族文化、民族风情尤为钟情和偏爱。她不仅有独特的山寨风光和古朴的民风民俗,更有世世代代在这里生活和居住的苗族同胞们留下的悠久民族文化和灿烂历史文明,保留远古文化的苗族同袍热情欢迎你光临!路线:都匀城区——都匀经济开发区所在地(大坪)——王司社区——新场村,导航“格多苗寨”亦可前往。

来源:黔南州人民*府网天眼新闻云黔南黔南旅游十二在线带你看黔南

《看黔南》由黔南广播电视台主办

商业合作联系,

精彩回顾:

22.99公里滨海路木栈道即将开放!

绿博会志愿者服装设计大赛获奖作品新鲜出炉

黔南公安交警护送秒入院就医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所有黔南人下周一放假,下个月连放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