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博园
民族服饰斑斓绚丽,头上配饰叮叮作响,鼓声咚咚,吆喝声起……2月12日,大年初一的绿博园内,民族文化盛宴正在上演,园区满是浓厚的欢乐祥和喜庆氛围。
“黑牛”上场点燃现场观众热情
活动当天,一头“黑牛”上场点燃了现场观众的热情,几位含蓄青涩的姑娘绣着鞋垫窃窃私语,对面朝气蓬勃的小伙们小心翼翼打招呼试探;孩童牵牛绳,父亲拍牛背,蹒跚碎步行走于山间;背上背着竹篓、脚下鱼儿欢跳,农夫们在田里一步一个脚印,纳鞋底、绣花、婚嫁、磨磨……一系列畲族日常生活习俗精彩上演,生动展示原生态的农耕文化。
随着一声长号响起,活动序幕正式拉开,畲族阿孟长号敬天地、牛角映山乡展示、畲族阿孟大型鼓槌舞等节目轮番上阵,现场氛围逐渐高涨。大型原生态畲族阿孟粑槽舞节目,使用畲族人家家都有的生活用具粑槽作道具,击打传出古朴的打击声。演员们齐上阵,打糍粑、唱酒歌敬酒,配以粗犷豪迈的舞姿、优美大方的歌唱,将畲族人民豪放、朴实的性格体现得淋漓尽致,在大家的呼声中,糯米坯被舂成软糯的糍粑,散发出特有的香味,将现场氛围推向高潮。
当天的活动共有两场,第一场是2月12日下午一点在绿博园贵州园举办,第二场是同天下午四点在南门广场,活动主要为畲族传统文化与畲族人民日常生活展示,包括畲族阿孟长号表演、粑槽舞、婚俗展示等节目。
2月13日大年初二,春风送喜,暖阳高照,绿博园内张灯结彩,人山人海,大红灯笼高高挂,不同的瑜伽展演节目齐上阵,让广大游客在新春感受另一番悠然年味。
“瑜伽可以纳百川之灵、融四海之广、养疲惫之心、强生命之气、现美丽之雅……”活动当天,瑜伽展演第一个节目《云水禅心》在乐曲声中拉开帷幕,身着红衣的演员们一静一动间,将瑜伽的内敛飘然与离俗悠然体现,观众掌声频频响起,更是引得广大摄影者与游客不断拍照。
当天的瑜伽展演活动由黔南州文化广电和旅游局主办,贵州绿博园建设运营有限责任公司、黔南州瑜伽协会承办,以好花红音乐为主题,为黔南州年“我们的中国梦——文化进万家·红红火火过大年”系列活动之一。
据了解,春节前后,黔南州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州体育局)通过“线上+线下”方式,以文化体育场馆和景区为平台,在全面做好疫情防控的前提下,采取灵活多样、线上线下形式组织系列文化和体育活动,进一步做好群众就地过年服务保障,全力做好春节假日市场供给,及时回应和满足群众就地过年的精神文化需求,营造团结奋进、文明健康、欢乐祥和的节日气氛,丰富我州广大群众节日文体生活,推动全民健身与全民健康融合发展,同时让群众多形式感受“文化年”氛围,共庆新春、共享幸福、弘扬文化、发扬传统。(黔南日报社融媒体记者朱丽摄影报道)
平塘
2月12日大年初一,央视CCTV-17《中国三农报道》以题为《贵州平塘:毛南族同胞“斗地牯牛”迎牛年》聚焦平塘县卡蒲毛南族乡的毛南族同胞们,用“斗地牯牛”等代代传承下来的特色民俗活动,喜迎整族脱贫后的第一个农历新年;2月13日大年初二,《贵州新闻联播》也以《欢度传统佳节共享新春喜乐》进行聚焦报道。
2月12日央视CCTV-17《贵州平塘:毛南族同胞“斗地牯牛”迎牛年》
2月13日《贵州新闻联播》《欢度传统佳节共享新春喜乐》
三都
年是牛年,春节期间,三都水族自治县中和镇水族民间艺人用牛角,制作成水族牛角雕,寄托对新春的祝福。
对着镜头,韦家贵吹起牛角号,向大家致以新春的祝福。
大年初一一大早,水族牛角雕省级传承人韦家贵就开始忙活起来,他要雕刻出一只精美的牛角雕,庆祝牛年的到来。
韦家贵和他的爱人将近期收集的牛角搬到库房里统一存放,又从近万只牛角中细心挑选出一只上品,清理干净后开始雕刻。雕花纹、刻图案,这只牛角在韦家贵手中似乎没了脾气,任由他“摆布”,只见韦家贵手持雕刻刀在牛角间娴熟穿梭,一条条精致的花纹就呈现眼前。
牛角雕主要是以本地牛角为原料,具有韧性好、不易干裂等特点,因为都是纯手工制作,所以雕出一件成品,花费的时间也比较长。“最快的速度,小的或者中等的牛角要雕10多天或者20天,最大的那种要雕一个或者两个多月才能完工。”韦家贵说。
水族牛角雕是广泛流传于三都水族的一种古老而传统的水族手工雕刻技艺,经过长期的衍化,雕刻工艺越来越精细,从号角发展成为雕刻精美的民族工艺品。“雕好一个可以卖三五千,甚至卖到一万多。”韦家贵说。
这些年,靠着自己的手艺,韦家贵一家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建了新房,过上了好日子,一有空,他便走村串寨,收集古老的水族手工艺品,还将自己的家改造成家庭博物馆,保护自己民族的“遗产”。目前,韦家贵收藏了三万多件水族古老物件,许多省内外游客也慕名到他家中来参观。
瓮安
每当“爆竹一声除旧岁”时,传统的舞狮活动就伴随送暖的春风和欢乐的锣鼓,出现在广阔的城镇和农村,为一年一度的新春佳节增添浓郁的欢乐气氛。
今年春节,我们走进草塘千年古邑,那里位于黔北四大古集镇之一的瓮安县猴场镇,是融土司文化、商贾文化、龙狮文化、红色文化、水东文化及民俗文化为一体的黔北古镇,至今已有多年的历史。
猴场镇历来有舞狮的习俗,以此来祈求来年的生活吉祥如意,平安顺遂。舞狮的道具自然是“狮”,由彩布条制作而成。每头狮子有两个人合作表演,一人舞头,一人舞尾。
表演者在锣鼓音乐下,装扮成狮子的样子,闪展腾挪、鹰击蛇缠,做出狮子的各种形态动作,或跳跃,或滚动,或盘起,或穿插,变化着多种姿势。在表演过程中,舞狮者还常常以各种招式来表现武功,虎虎生威、勇猛有力,非常富有阳刚之气。
舞狮分为文狮和舞狮,文狮表现狮子的静态和性格温柔的一面,恐吓时的怕,互相亲密时的吻,期待时的盼以及搔痒,舔毛,伸腰,打滚,掏耳朵,打舒张等,形态细腻逼真,憨态可拘,惟妙惟肖。
狮子或轻摆头,或轻跳转身,或抖动狮身,或狮眼半开半合,各种动作惟妙惟肖。狮头圆大,眼睛灵动,喜、怒、哀、乐等情绪都在眼睛的一张一合中展现。在表演的最后还不乏高难度的上桌、跳高台等舞台动作,让观者称奇叫好。
舞狮,是一道独特的时代风景,更是给人们的一份厚重的新年礼物!欢欢喜喜过大年的场面让人们感受到了浓浓的年味儿。
近年来,瓮安结合猴场的历史文化印记,深入挖掘优秀的商贾文化、土司文化、龙狮文化、人文文化及红色文化,恢复实木双面大戏楼、内阁中书第、黔山第一进士楼、土司衙门、湖广会馆等古建筑。修建修缮了猴场会议陈列馆、牂牁门、建安门、猴场会议会址、毛泽东行居等历史文物,打造一个以猴场集镇为重点的保护区、猴场红色文化新村为中心的核心区的复古型国家级旅游区“草塘千年古邑旅游区”。
福泉
新春伊始,乐享假期。2月13日,农历大年初二,福泉市旅游市场安全有序,各旅游景区迎来春节小长假旅游小高峰,本地游、周边游成为主流。
在洒金谷景区,游客络绎不绝,在景区工作人员的引导下,大家严格遵守疫情防控要求,在佩戴好口罩、出示健康码、测量体温后有序进入景区。
提质改造后的洒金谷景区已经成为集观光、休闲、娱乐为一体的综合性旅游风景区,不仅有优美的城市峡谷风光,还有喊泉、步步惊心、天空悬廊、玻璃滑道等好玩的游乐设施,成为不少市民游玩的首选之地。
受疫情影响,许多市民积极响应就地过年、就近旅游的号召,放弃远方游,选择和家人在本地游、周边游。来自瓮安的王铵纬就趁着天气晴好,和家人一起到福泉来游玩。福泉古城文化旅游景区工作人员刘玉祥告诉记者:“春节期间我们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前提下,景区有序正常开放,正月初一,整个景区游客有人左右,大年初二,人数预计会在到人次,整个园区游客进入还是很有序,游客也非常配合做好疫情防控,我们工作人员也做好服务和接待工作,尽量让大家在福泉玩得高兴、游得开心。”
除了风景宜人、新鲜好玩的洒金谷景区,充满童趣、惊险刺激的三江童话世界也十分热闹。游乐园内,彩虹滑道、旋转飞椅、激流勇进、碰碰车、海盗船等具有挑战性的娱乐项目颇受游客喜爱,大家在玩乐中放飞自我,放飞心情。
“因为过年客流量比较大,初一初二这两天天气都算可以的,我们接待的游客大概有一万多次,游乐场22个项目正常对外运营。”三江童话世界负责人陈乐平说。
惠水
2月12日,大年初一,惠水县年春节有奖猜灯谜活动在县城金域广场举行,现场气氛热闹,年味儿十足。
活动现场张灯结彩,缀有灯谜的灯笼高高挂起,每一个火红的灯笼上贴着两到三个谜面,谜底包括网络热词、诗歌、成语、广告语等,涉及知识面广,趣味性强,吸引了不少群众前来参加。
“主要不是冲着奖品来的,纯粹是为了传统文化和娱乐,举办这样的活动很有意义,参与进来就很开心。”肖爷爷是个猜灯谜爱好者,不到一个小时就已经猜中了10多条。“肯定是猜得越多越好,基本上我都是选一等奖来猜,二三等奖基本不去猜了,考考自己的记忆力知识面,免得得老年痴呆。”满载而归的肖爷爷还不忘打趣道。
此次猜灯谜活动共有两百多条灯谜,设置了特等奖10个,一等奖40个,二等奖40个,三等奖余个,奖品丰富多彩,猜对了即可现场领奖。
来源:黔南日报社融媒体采访中心、山水黔南、
天眼之城平塘、灵绣三都、
贵州画报、古城福泉、好花红惠水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及时联系ATTENTION推荐阅读
痛心!除夕的爆竹声中,一家六口被发现…最小的孩子仅4岁
缺人!最高月薪!都匀一大波招聘来袭,快转给需要的人~
1例乘坐过的高铁途经贵阳遵义!浙江金华公布2例境外输入无症状感染者行程
联系-70307032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