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长日记 雨仁读译连载第43天]“陆大纪念周演讲”
年2月12日(一)遵义,小雨,48~58华度。
七点起。因宜山七百多箱仪器尚未运出,想到贵阳协调运输车辆,故暂取消骑马去湄潭计划。乘陆*大学车,到陆大作纪念周演讲,题为"科学与革命",强调凡与真理相背、与全民利益相冲突者皆为非科学和反革命。孙中山先生之所以致力于革命,是他热爱中华民族。引用蒋百里国防论之说,牺牲为量爱之寒暑表。
中午江公祠中饭。下午一点骑陆大的马,经洗马滩、高桥镇,约三点到大觉寺,刚复、振吾和邦华同行。寺内和尚三四位,系由清初川人闵相所建。(注:纪念周,是民国学校每周一为中山先生所作的例行纪念活动。)
[校长日记 雨仁读译连载第44天]“贵州少盐”
年2月13日(二)遵义,阴雨,49~50华度。
七点半起。较昨约低十度,格外觉冷。九点至校。十点半骑马赴老蒲场,振吾、刚复同行。十二点过礼义坝,约一点至老蒲场,想见李区长,外出开会不在。找人寻看可存放浙大仪器之屋。
中午买鸡蛋、糯米饭和豆汤作中歺。贵州人少食盐,差不多是淡食,很难下咽。三点,骑马返城,五点到。知成城小学校董事会决定不让屋给浙大。遵义人士讲得多做得少,由此可见一斑。
[校长日记 雨仁读译连载第45天]“Doxa瑞士手表”
年2月14日(三)遵义,阴转晴,44~49华度。
早晨张孟闻来,带来费巩于沪帮我买之Doxa瑞士手表。九点至校。昨天小雨中骑马来回六七十华里,偶感风寒。平日运动后食欲甚健,今日则反不觉饿,脉相略高。
战地学生服务团学生刘学志等来报到,除戴行均一人外,均已到贵州,女生也都已到。钱宝琮教授(数学系主任)等教职员工的家属,也已乘车至都匀。据他们说,因*官学校和黔桂公路局等皆因日寇逼近而决定搬迁,故车价极贵,从宜山到六寨竟要价两千元。
下午到卫生院看医生,臀部长癣。医生姓胡,浙江平湖人,上海南洋医科毕业。三点至江公祠。晚上章宝兴(司机)来。九点睡。
[校长日记 雨仁读译连载第46天]“浙大校友请客”
年2月15日(四)遵义-贵阳,阴转晴,46~54华度。
七点起,八点三刻至江公祠。交待遵义之事与振吾(李熙谋,工学院长)并安排中央研究院评委会委员推选事。
九点四十,乘车赴贵阳,协调宜山搬迁运输问题,储润科(一年级分部主任)随行,一路平顺。一点四十到贵阳招待所。中饭后到胡建人房间,遇贵阳办事处主任侯家煦及校长室秘书章诚忘、电机系主任王国松及杨耀德教授等。王、章、杨三人昨天才到贵阳。女生均已抵贵阳,六寨尚有一些员工。
四点半至办事处。计划陆续派车到六寨和都匀,浙大负责提供汽油。
六点回,应浙大校友防空学校王懋生(27届毕业)、俞国顺(32届)二人邀请,到扬子歺厅吃饭,王国松、杨耀德和章诚忘同往。晚上,化工系程耀椿教授来访。
[校长日记 雨仁读译连载第47天]“晤财*厅长周寄梅”
年2月16日(五)贵阳,微雨如雾午后阴,96~51华度。
七点三刻起。早歺后钱宝琮、丰子恺教授等来,据他们说,都匀尚有老小八十四人,多为家属,除行李外需三部车去接。
到财*厅和省府分别见周寄梅厅长和郑道儒秘书长,知浙大在遵义与当地人的发生纠纷的事已传到省城。向周、郑二位解释说,主要是因遵师万勉之校长派去处置的周贤模教务长,年轻气盛,与浙大学生不和所致。
午后到蔡家弄12号看癣病。
到燃料委员会,落实浙大汽油、酒精各两百加仑。到贵州公路局见姚思濂局长。六点在福禄寿歺厅晚饭。
[校长日记 雨仁读译连载第48天]“晤教育厅长张志韩”
年2月17日(六)贵阳,阴转晴,48~56华度。
八点起。苏叔岳(校部训导长)来,他与陈建功、苏步青等人昨日到贵阳,一起到的还有8位女教员。
九点,到教育厅见张志韩厅长,说明浙大与遵义师范发生纠纷之经过,望敦促遵师万校长回校协调处置。到大夏大学,遇浙大战地服务团已回来之学生,戴行钧一人仍无音讯。
到气象所,听那里的人说,儿子希文(竺津)在前方安然无恙。
下午,学生蒋宏宾二人来,报告战地服务团在宾阳附近活动情况,主要是看护伤员、宣传和联络*民。晚上请地质学家谢季华夫妇及小孩到华北饭庄吃饭。东方旅馆会史地系叶左之教授。洗澡。
[校长日记 雨仁读译连载第49天]“青岩真武宫”
年2月18日(日)贵阳(青岩),阴雨,54~60华度。
七点起。八点乘车去青岩,途经花溪,有中正公园已开放。正月初九(16日)是此间苗族跳舞节,据说观者颇多。防空学校在此举行毕业典礼,我校一年级学生及教员均来捧场。
九点至青岩,到真武宫,一年级9日已开课,教室、图书馆和办公室在此,慈云寺内宿舍,共住人。现已到学生人,其中女生33人,另租民房居住。物理实验室租用彭姓三层楼房,金工工场设于圆通寺。
中午十二点在真武宫与学生一起吃中饭,伙食自办,每月十四五元,还不及宜山每月八元伙食好。米价每斗(30斤)6.5元。饭后为学生演讲二十分钟。
两点召集全体教职员工会议,30人到会。决定招收先修班生20名,食宿自理,无贷金。新生三月八日须到校。四点回贵阳招待所。
六点到东吴食府请客,欧元怀(大夏大学校长)、李良骐(贵州气象所长)、胡建人和侯家煦等到。九点返。
张昭忠(教务长)押车到,宜山至贵阳费用元。
(备注:竺校长西迁贵州日记读译文字,是由浙江大学校友雨仁,每天根据上海科学教育出版社出版的“竺可桢全集”(年版)中的竺校长日记,以摘录、简写、翻译等方式写成的。因个人水平有限,错漏与误读在所难免,敬请阅读原著。)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