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匀市论坛

首页 » 问答 » 问答 » 都匀红色记忆曾走过二万五千里长征的他
TUhjnbcbe - 2021/7/26 8:21:00

年12月2日,位于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都匀市匀东镇王司社区埂井(小地名)山坡上,一座镌刻有“王公宗泽之墓”墓碑前,迎来千里之外长江之滨武汉*鹤楼附近3位客人。

记者牵线搭桥为红*后代寻找的父辈足迹

这墓室主人王宗泽的儿子王云臣于上世纪三十年代初就走出大山,在伟大的革命征途中,辗转大江南北,经历了艰苦的二万五千里长征,在枪林弹雨中驱逐倭寇,英勇杀敌,走过那段烽火岁月,一生中仅回老家两次,终于武汉,未能回到父母身边。

由于各种原因,时隔半个世纪后的今天,受王云臣生前遗嘱,其子女及儿媳3人代表,终于回到*牵梦萦的故乡。

追寻红*长征足迹

要追溯缘由,还得从头说起:

年,都匀市融媒体中心记者先后参与都匀市*协文史委编撰《都匀抗战纪事》、都匀一中编撰《都匀一中故事》和《都匀一中建校周年纪念册》。其中,王云臣在都匀一中(原都匀十县合立中学初中)读过书,是都匀本土亲历土地革命战争(长征)、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及和平建设的名人,他的简要事迹被收录以上书籍(画册)。

红*战士王云臣虽然离世,他的光辉事迹不应消失,他的后代在哪里?老家还有哪些亲友?应该深度挖掘弘扬长征精神,宣传红色文化。

王云臣(左一)与战友一起

年,为纪念中国工农红*长征胜利80周年,都匀市融媒体中心记者独立策划了实施“重走长征路、寻找红*足迹”采访计划,多次到匀东镇王司,追寻关于王云臣的故事,由于他参加革命时间太早,极少回家,其详细情况鲜为人知,大多数群众都只知道他是一个老红*。

年3月春节,都匀市融媒体中心记者随都匀摄影队伍到王司,义务为少数民族同胞拍摄“全家福”,再次向当地群众打听有关王云臣当红*的情况。

王云臣(后左一)与战友合影

这时,王司摄影师曹继*提供信息:他晓得王云臣有个堂妹叫王登莲,早年住王司街上,后随子女搬到都匀城住了,王老太还健在,可以从他们家了解到王云臣的具体情况。于是,笔者很快见到了岁的王登莲老太及其幺儿李训华。

王老太回忆,我只记得王云臣的父亲和我的父亲是两兄弟,是我的堂哥,原名叫王登和,排行幺,他有两个哥,老大王登溥,老二王登燦,解放前,因家庭困难,他出去当兵,在黔西一带参加红*,跟到部队去了哪些地方我就记不得,几十年没有音讯,家里人都以为他在外面死了,每逢年过节都还供饭烧香烧纸祭奠他。可是,都匀解放初期,他带着两个警卫员一起回老家来看望他的父亲王宗泽。后来是年左右,他一个人回都匀老家住了几个月。以后就没有回来过,后来只知道他转业在武汉地方工作,嫂子也是八路*战士。早些年,我们家有子女出差去武汉,去他家拜访过。

武汉王司一家亲

李训华说:“我是年左右去武汉看望过七舅,那时七舅去世不久,舅妈还健在。”

王老太说:“近30多年来,因各种原因就没有联系了,想联系也联系不上。有关我堂哥当兵的历史和他家人武汉的现在具体情况,我们王家人都不是很清楚。”

这时,记者想深度挖掘王云臣的故事线索再次搁浅。

红*后代千里寻亲

年10月23日,在九九重阳节(敬老节)到来之际,都匀市融媒体中心记者陪同中共黔南州委常委、都匀市委书记王建忠慰问岁的布依族王登莲。

就这样,关于百岁寿星王登莲与老红*王云臣的新闻发布后,被相关网络媒体转载。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

年11月24日,记者接到来自武汉的陌生电话,对方自称是王云臣之女王玲波,她是通过网上信息得知家乡也在找亲人。

全家福

她高兴地说:“我父亲王云臣生前经常对我们6姊妹说,我参加革命时间早,几乎没有陪伴到父母亲人。希望我们一定记住祖宗在贵州都匀王司,不要忘记家乡的亲人,要经常回老家看看,那里才有乡愁记忆。如果国家*策允许,可以将我的骨灰带回老家,埋在和父母坟墓挨着,以多多陪伴他们。后来,我的父母去世后,几十年来,我们全家人通过多方寻找贵州都匀父亲和河南外婆家的亲人。我们几姊妹在工作生活圈里遇到贵州人就问是不是都匀人?就连街上遇到一个卖茶叶的贵州人,我都要多问一句是不是都匀人?遗憾的是,一直是没有找到都匀人。皇天不负有心人。今天终于联系上了,我现在把我父亲及相关资料照片发给你,希望尽快联系上我的姑妈王登莲家人,心情太激动了、太开心了,我们见面的愿望马上就要实现了。”

年12月1日下午,王玲波、弟弟王国东及其爱人胡玫艺3人从武汉乘坐动车,仅4多个小时就到凯里,都匀亲人驾车到凯里高铁站,迎接失联30多年的远方亲人。

王国东告诉记者:“年3月,我和哥姐等一行6人到过都匀寻亲,因当时没有确切信息,再说,我父亲在老家时的名字叫王登和,参加红*后怕连累家人,改名为王云臣,年轻人都不知道,我们在都匀城里寻找了几天,没有见到亲人,只好无功而返。”

王云臣(前排左二)与战友合影

由于各方面原因,信息不畅,王云臣参加革命具体事迹在都匀相关书籍记载也有些疏漏缺失。

今天,王玲波和王国东姐弟对其父亲的“革命工作档案”信息完善整理如下:

王云臣(原名王臣、王登和),年11月,出生于贵州省都匀县四区王司镇一个雇农家庭。初小文化程度,年因家庭困难弃学回家,参加驻扎在王司的滇*部队,该部队在遵义改编为黔*25*。年1月,王云臣离开黔*参加中国工农红*部队,任红*第6*团17师51团战士,参加创建黔西、大定、毕节根据地和乌蒙山区回旋突围,随后出黔,入滇川陕甘宁边区,爬雪山、过草地,完成了著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路。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

王云臣与战友一起

抗日战争时期,即年7月至年6月期间,王云臣历任八路*师旅团班长,团排长,旅教导营一队学员班长,团1营1连连长,1营副营长、营长等。参加了忻口会战,云水庄伏击战、马兰庄反击战、下社村进攻战、邵家庄伏击战、上下细腰涧歼灭战等战役战斗,以及著名的陕北南泥湾大生产运动。年6月,参加由旅留延安后续部队组成的南下二支队,准备会合王震、王首道率领的南下一支队,开辟湘粤赣边五岭抗日根据地,进至河南时,日本无条件投降,部队按照*中央命令转赴东北。

王云臣与徐桂荣革命夫妻

解放战争时期,即年6月至年10月期间,王云臣历任师团1营营长、东北民主联*旅团1营(东北民主联*独立1师3团1营)营长,东北**大学上干队第一队学员,东北野战*10纵28师84团2营营长,28师侦查科长,10纵28师84团(47*师团)副团长,师补充团团长等职务。参加了牡丹江剿匪,解放哈尔滨,四平保卫战,三下江南,夏季攻势,辽沈战役,平津战役,宜沙战役,湘西剿匪等战役战斗。在夏季攻势中,率部攻占长春飞机场,在辽沈战役黑山阻击战中,率部坚守高地三昼夜,阵地三易其手,最终夺回阵地,胜利完成任务。

新中国成立后,王云臣于年3月至年9月任中南局招待所所长,年10月至年6月,任中南工业部职工学校科长,年6月至年8月,任中南工业部驻上海办事处副主任、主任。年8月至年9月,任中南地工局监察室副主任,年10月至年7月,任武汉市委*校学员。年8月至年8月,任武昌区委*法部部长、年8月之后,任武昌区人民委员会副区长、武昌区委纪委书记、武昌区*协副主席等职。

年6月12日,王云臣因病在武汉去世,享年75岁。

王玲波说:“我的母亲名叫徐桂荣,年11月出生于河南登丰县一个普通贫苦农民家庭。年10月赴陕北延安参加八路*。年,我父母是在延安认识结婚的,是根正苗红的‘革命夫妻’。年,她加入中国共产*。年11月,*十八大召开之际,行动不便的母亲坚持让我们用轮椅将自己推到街办事处,向*组织交了元特殊*费。还有,在两次汶川和玉树地震之后,她都交了特殊*费。她的举动深深震撼了我们,深刻感受到老一辈老*员爱国爱*的热情。年8月30日,我的母亲因病辞世,享年86岁。”

全家福

红色基因薪火相传

王玲波说:“由于父母都是革命*人、共产*员,家庭教育严格,经常教育我们热爱*、热爱家乡,送我们两姐妹当兵锻炼,全家有12名*员,都在不同岗位上作表率。”

都匀、武汉亲人彼此失联近30多年之后,两代红色基因在今天再次延续……

连日来,老红*王云臣后代五代同堂数十人的大家庭载歌载舞,举杯同庆大团圆。

红*后代寻找到了父辈足迹

其中,有晚辈还现场赋诗一首:“久别重逢喜迎归,美酒飘香迎亲人;高朋满座共举杯,畅吟乡愁离别情!”

年12月4日晚,都匀市融媒体中心记者有幸被应邀参加王氏族亲团圆宴,王登莲老太紧紧握住记者的说:“文记者,这回还得感谢咯,几十年来,我只是在照片上见到武汉的外甥,从没有见过‘活人’,一直想见到他们,经常拿着照片看,今天终于见到他们,这次全得是你为我们两家亲戚团圆费心帮忙,我最大的心愿今天终于结了,你是我们王家人的大恩人,我敬你一杯酒,干杯!”,王老太的简单祝福语,引起全家人开心地呵呵大笑!

武汉都匀红*后代大团圆

“我住江之头,君住江之尾。彼此情无限,共饮一江水”。涓涓剑江河,绵延数千里,流入洞庭湖,汇入滔滔长江,都匀与武汉只缘一江春水紧相依,红色基因永传承。

作者:文隽永

编辑:饶希莜编审:郑红英

1
查看完整版本: 都匀红色记忆曾走过二万五千里长征的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