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匀市论坛

首页 » 问答 » 地理 » 黔南最美地名故事石板街潇湘晨报
TUhjnbcbe - 2023/4/4 20:16:00
京东运营求职招聘QQ群 http://liangssw.com/bozhu/12746.html

明朝洪武十九年(公元年)设贵州都司的都云安抚司;洪武二十三年十月(公元年)设贵州都司都匀卫;明朝洪武二十九年(公元年)设四川布*司都匀*民指挥使司;明朝弘治七年五月(公元年)设贵州布*司都匀府。据《明史·地理志》载:“弘治七年五月,置都匀府于卫城”。明朝崇祯十一年(公元年),徐霞客由广西南丹进入贵州都匀。《黔游日记》中记载:“北行田塍间五里,度西桥。又北半里,入小西门,是为都匀郡城”。现今石板街雏形最早见于明代,为当时老百姓进入都匀郡城小西门南侧小径。民国初年扩建为傍山公路,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初,拆除残存的城墙石,凿成数万块小麻条青石镶嵌成石板道路,约定俗成“石板街”。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至今,石板街经不断修葺和升级改造,已经从原来南北向主街区,分别向南北两端延伸,并从中段向西延伸,改造后的建筑风格采用中国古建筑正山顶形制,房屋飞檐立柱、雕梁画栋、朱壁青瓦、古朴典雅,房屋沿石板街次第而上,层次井然,高低错落,参差有致,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石板街历史文化街区。

彳亍在石板街,凹凸不平的路面,一块块光滑如玉、斑驳陆离的石头,无不见证了岁月之沧桑,承载了年来都匀绚丽多彩的历史文化和民族文化。都匀是一座开放和包容的城市,在这里,布依族、苗族、水族等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在不断传承、挖掘和创新的基础上,适应时代审美观念的创新和升华。石板街商铺陈列的银饰、剪纸、马尾绣等民族民间风物琳琅满目,既是商贾交流,又是文化交流,较好地传承了汉族传统文化与少数民族文化的历史文脉,淋漓尽致凸现少数民族文化的璀璨光芒。

夜幕下的石板街,茶馆里弥漫着都匀毛尖茶的芳香,悠扬的古琴旋律,低吟浅唱,温馨惬意。不经意间自己的心灵得到净化、纯洁,自觉反省体察,身心达到完美的境界,我想这就是“和、静、怡、真”的中国茶道精神。

多年来,每逢重大节庆期间,石板街婚俗展示。人们从四面八方簇拥到石板街上,人头攒动。司仪先生带着骑着高头大马的新郎、迎亲婆、押礼先生和身着民族盛装的青年男女组成,从石板街门坊出发,一路上飘扬着唢呐欢快的喜悦的旋律,冲破拦门酒、山歌对唱、过竹竿桥等等重重关口,终于和娇媚百态的新娘拜堂入洞房,一段幸福美满的新生活开始。满满的乡情、乡愁,深深刻在你的脑海,让你流连忘返。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

1
查看完整版本: 黔南最美地名故事石板街潇湘晨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