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匀市以“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为契机,以优化税收环境、法治环境、*务服务环境为抓手,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着力营造“亲商、安商、扶商、富商”浓厚氛围,全力打造营商环境“高地”,助力都匀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优化税收环境。以“我为纳税人缴费人办实事暨便民办税春风行动”为契机,聚焦企业各类税务问题,为企业营造良好税收营商环境。
推行“智慧办税”。持续拓展电子税务功能,新增开具无欠税证明、增值税留抵抵欠等29项功能,将36%的前台人力资源转移到自助办税区,充实自助税务服务人员队伍,项事项、近90%的涉税事项、99%的纳税申报实现全程网上办。截至目前,纳税人共通过电子税务局网上系统办理涉税事项条、户,缴税信息达条、户;通过“个税APP”等其他网上平台办理涉税事项条,线下办理同比降低78%。
前置“留抵退税”。打破传统办理模式,将留抵退税资料预审前置,第一时间完成留抵退税前期工作,预审资料确认无误后即可在系统内发起退税申请,在半小时内完成受理、开具退还书等耗时较短的环节,并安排专人负责跟踪监督,实现平均1个工作日内办结。截至目前,共有12户纳税人申报增值税留抵退税,涉及金额.77万元。
实行“税银互动”。加大与银行等金融机构的合作,按一年一周期记录企业诚信经营情况,制定信用等级清单,对无逾期缴税、无欠税情况等企业给予加分,对有相关违法行为的企业进行扣分,并将纳税信用级别分为A、B、M、C、D五个等级企业进行分类管理,通过“税务信用云”自动匹配银行信贷产品,采取“以信授贷”形式为纳税信用等级良好的企业提供信用贷款,切实解决中小企业、微型企业融资难问题。目前,共帮助家企业贷款.38万元。
优化法治环境。把握“六稳”“六保”主线任务,以“四大检察”护航“十大产业”高质量发展专项工作为契机,盯紧企业发展需求,强化工作措施,为企业发展营造法治化营商环境。
前移服务端口。主动与企业沟通,畅通企业法律咨询通道,在控告申诉接待室和案件管理大厅设立“企业法律服务窗口”,开通民营企业法律服务绿色通道,建立《都匀市人民检察院接待企业来访登记表》《都匀市人民检察院企业接访台账》,同时强化检察长接待工作,规定每周四为检察长接待日,及时协调、受理、反馈来访企业的法律诉求。今年来,共服务企业15家次,收集企业法律诉求2条,帮助企业解决疑难问题2件。
坚持厉行法治。加强与工信、发改、工商联等相关部门联动,建立护航“十大产业”工作联系协作机制,加大对侵犯企业权益和企业家人身、财产权利刑事犯罪的惩治力度,依法严惩各类破坏社会市场经济秩序的犯罪。年以来,共受理审查逮捕涉“十大产业”案件2件10人;受理审查起诉涉十大产业案件3件9人;办理民事裁判结果监督案件2件;办理行*争议实质性化解案件1件,并已成功化解;发出涉工业产业行*公益诉讼诉前检察建议1份。
强化维权意识。持续推进“送法进企业”活动,以“分企到人”的方式对30余家“十大工业产业”企业进行普法宣讲,大力宣传检察服务中心职能职责,深入介绍“网上”“掌上”“热线”使用方法,引导企业人员利用“检察服务热线”中的护航“十大产业”专席反映问题诉求,引导企业“遇事找法、办事依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法律思维。
优化*务环境。以“强服务、展作为、提效能、塑形象”推动高质量发展专项行动为契机,主动面对企业开展“下访服务”,优化办理流程,提升*务服务水平。
推行“一窗办”服务。在*务服务大厅设置综合一窗、部门一窗、分类一窗,将卫健、交通、教育等25个部门的项服务纳入综合一窗;将医保、人社等5个部门项服务纳入部门一窗;将企业开办、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婚姻登记3个窗口项服务纳入分类一窗,并为企业提供全程免费套餐服务,不断延伸服务内涵,擦亮“贵人服务”品牌。截至目前,共有94.24%的依申请*务服务事项实现“一窗办”,已为家企业提供全程免费套餐服务。
推行“保姆式”服务。根据企业不同需求,推出提前介入辅导、主动上门服务、量身定制服务等模式,向企业提供“管家+保姆”套餐式服务,为企业节约时间和经济成本,让企业有更多时间“跑市场、跑业务”,全面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截至目前,共为企业开展各种特色服务家次、获得赠予锦旗13面、表扬信48封、